Tuesday, June 25, 2013

耳語(9): 總之



這類型的對話,一直都有,最近又浮遊於耳際。

耳語(9.1): 民意調查不可信

「香港大學的民意調查不可信。」

「如何不可信?」

「只得一千人,太少。」

「但這是隨機抽樣,樣本數目已超過一般民調標準,科學上可信。」

「沒有問愛國的人。」

「……」

最後,對話總是以「總之不可信」完結。

港大民意調查研究計劃新發表民調,回歸十六年前夕,「一國兩制信任度淨值」跌至「零」,回歸以來新低;對中央政府信任度,從最高2007-2008年間普遍有50%-59%,跌至最新的25%,對中央政府信任淨值,是負20

對愛黨人士而言,回歸紀念大喜事,鍾庭耀又來攞景贈慶,冇晒面,當然不高興,謂民調「有問題」、「有偏見」、「別有用心」、「外國勢力背後指使」,卻不能指出理據。其實,唔駛講咁多,一句「總之」唔信就得,理由也不需要。

這個民意調查,已經做了廿一年,現在每年做四次,問題基本上一樣,可以跨年度比較,是紀錄香港民情的寶貴數據。電話訪問接通後再抽樣,杜絕了「家裡接電話人非隨機」的問題,而問卷設計簡單,問題直接:「整體黎講,你信唔信任北京中央政府呢?」,答案是:非常信任/幾信任/一半半/幾不信任/非常不信任/難講/唔知道/拒絕回答。

學術角度而言,沒有不規範或可非議之處。

事實上,年前調查結果對中央與特區政府有利時,左派報章都很熱心報道,例如《香港商報》7/1/2009報道〈市民對中央信任度勝港府〉;《大公報》22/8/2007報道〈政府與中央信任度齊升〉;《文匯報》26/9/2007報道〈特區與中央關係 港人滿意度創新高〉。(資料來源:wisesearch

輸打贏要逃避現實,永遠不會有進步。

耳語(9.2): 演化論不可信

最近寫了一些關於演化論的文章,又接觸到一些爭論。學術討論,有理有節的,歡迎之至。但不少討論的模式,實在令人納悶。

A說了十句話:A1, A2, A3, A4, A5,A6,A7,A8,A9,A10

A1,A2,A4,A8 有事實錯誤,A君根本未掌握事實、或不了解一些字眼的意義
A3 語意含混,難以理解。
A5 這句有道理,亦說得清楚。
A6,A7 這兩句,是自己的意見,或別人的意見,但把意見當事實。
A9,A10 這兩句,是推論與結論,但由於前提有問題,推論也不清不楚,全無意義。

其他人試圖解釋,但無奈時間寶貴,只能解答一兩個問題。

然後,A重覆以上A1, A2, A3, A4, A5,A6,A7,A8,A9,A10 的循環,再加A11, A12, A13, A14, A15

其他不同的討論,發展下來,還有以下萬能key

耳語(9.3): 「你覺得你的理論啱,我夠覺得我的理論啱!」

耳語(9.4): 「你話人語言偽術,你夠係語言偽術!」

耳語(9.5): 「你話你講公義,我夠話我講公義!」

耳語(9.6):  「有人信,有人唔信,所以係無結論!」

我相信,理性討論,可以帶我們向事實真相接近一小步。不過,一部分人的「總之」心態,慳水慳力,把感覺當理據,把發洩當討論,總之道理在我一邊。

想起了《快思慢想》這本書,的確,這就是人性,每個人都應提防,偶一不慎,隨時跌入本能的陷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