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ly 29, 2013

祖國衰、香港一定衰?



本文27/7/2013刊於《明報》

「中國興,香港才能興;祖國衰、香港一定衰。」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對香港年輕學生說的話,從歷史經驗看,站不住腳。

興有時、衰有時,過去一世紀,祖國最「衰」的年代,論生靈塗炭,六十年代初大饑荒,亡靈三千八百萬,新華社前高級記者楊繼繩窮一生之力考證,寫《墓碑》指饑荒屬百分百人禍,源自大躍進的盲動與領導層的冷漠;論民族浩劫,文革十年,殘害道德人倫、摧毀文化承傳。那些年,哀慟悽愴,禍起蕭牆自作孽,無疑是民族最衰時。

香港之興,又是何時?特區政府抬出「家是香港」運動,念念不忘,主題曲也硬要插入幾句《獅子山下》歌詞;李源潮勉勵來自香港之青少年,也不忘引述《獅子山下》的一句:「用艱辛努力寫下那不朽香江名句」。

不朽名句從何寫起?數以百萬計大陸移民,五、六十年代爭相逃難到香港,成為香江人口基本盤、廉價勞動力;小學教科書有云:經濟起飛,始自輕工業與紡織業。紡織製衣業的大量人才與資本機械從何而來?當年絕大部分上海企業家見勢色不對,轉移陣地到香港,注入經濟起飛原動力。當然,國學大師錢穆也來了、一代宗師葉問也來了,他們也許還在深水埗桂林街相遇過。

那些年,祖國之衰,造就香港之興,舉國人才與錢財,集中香江彈丸之地。但一切不是必然,他們選擇香港,皆因在巨人之下,香港這塊異地有自由、有法治,於強權腳底,可喘息一會。

當年周恩來為香港訂下「長期打算,充分利用」八字方針,皆因清楚明白,香港之「異」有其大用。五十年代韓戰禁運,香港成為走私基地突破國際封鎖;三反五反大躍進文革,香港成為全國人才資金避難所,悄悄孕育財富與經驗;改革開放之初,香港以百倍回饋,憑其資金、人才、管理、技術、運輸、與國際接軌之優勢,成為改革啟動力。香港與內地,是命運共同體,沒有誰欠了誰。

祖國大興,香港優勢自然遜色。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曾有短暫紙醉金迷之興旺日子,當年很多文人商家已不放香港於眼內;今天中國躍居世界第二經濟體,香港於各個城市排行榜逐步退縮,內地人也開始瞧不起香港格局太小。

歷史事實擺在眼前,無論國家順逆興衰,香港之價值,體現於以其獨有之長補神州之短;保持差異,才能於關鍵時刻發光發熱,是香港百年來的宿命。

今天之當政者,每每強調一國,事事趨向同質,從歷史經驗看並無好處,「一國」是不須爭辯的事實,「兩制」才是重點所在,珍惜香港制度之差異,堅守自由、法治與開放社會,才叫愛國愛港;當今的香港如一絲微塵,左右不了國家大局,但微小的力量,奮起捍衛既有的制度優勢,卻是綽綽有餘。
 
華爾街隻牛,上海超強特大版
相關文章:

Saturday, July 27, 2013

專業之自欺



身邊有很多專業人士朋友,訪問過的,合作過的,也不少。

容許我妄斷,大體而言,專業人士之性格,與其專業之歷練,似乎有點關係。(當然,一樣米養百樣人,以下判斷,皆只是相對而言,如有冒犯,請不要對號入座就好。)

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放射治療師、會計師、測量師、工程師,他們相似之處,在擁有專門知識、行業內有嚴格考核、重視程序規條,其專業技能,由於「能人所不能」,旁人容易拜服。

然而,各種專業人士之工作性質有大不同。例如醫生與律師,他們醫病、打官司,每天所接觸的人,來自五湖四海,貧與富、高與低,順境逆境,人生百態,醫生律師在其專業生涯裡,活在群眾中,能有機會洞察世情,待人接物有經驗,更有同理心,較為明白這個世界發生什麼事。

他們從政,雖然有時容易流露過分的自信與傲慢,但往往較有親和力,說話懂得講「人話」,較中聽。

但是,有很多其他類型的專業,他們的工作,幾乎是不用對人的,只對著圖則、數字,就算要接觸人,他們的服務對象,來來去去都是類似階層背景的人,久而久之,活在自己的小宇宙中,感覺良好,本來,這些都無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生活方式。

但是,若他們從政,就要小心。

梁振英自己,與他挑選的一些局長,都有類似專業背景,例如會計師陳茂波。

純粹直覺,我覺得陳茂波是真心的,他真心相信自己無錯,才敢背誦《聖經》與《新亞校歌》明志。

出身寒微,奮發賺錢,陳茂波是典型香港仔一名,精叻醒目,精打細算。

炒賣致富是香港核心價值,囤地投資當然無錯;一早洞悉香港住屋死結,投資劏房更是有眼光;空殼離岸公司一大堆,避稅與隱藏身分是會計師的專業技能;投資交予太太與家人,也能在法律上切割;太太的資產若自己無實質權益則不申報,也符合行政會議申報規定;太太原來擁有實質權益嗎,最新披露她是信託人,「專業」特許公司秘書;「太太與家人」原來「家人」是兒子,隱瞞嗎? 我無講錯呀。

能掩飾的,就不需公開;沒說不能做的,就可以做;遵守規則,但僅止於遵守規則;規則的漏洞,更是鑽營搵錢的市場空間。

對不起,這個也許是某些專業人士的事業境界,但市民對一個掌握大權的政治人物的要求,比這些高得多。主管新界東北發展而自己家族擁有地皮,不論任何尺度來看,都是嚴重的利益衝突,理應白過白紙,自動一早全盤披露,或許尚能得公眾體諒,現在一切太遲。

專業的光環,容易自欺,自以為是,甚至過分自信。掩飾、隱瞞、不盡不實、藏頭露尾、咬文嚼字,當一切細節曝光,陳茂波剩下的政治能量,已消失殆盡,戀棧權位,除了給大家添煩添亂之外,將會是更大悲劇。

相關文章:
有關「專業」之假象: 嘩,你好專業!

Friday, July 26, 2013

如何有個創意星期一


區家麟|絢麗荒涼    (本文26/7/2013 刊於《信報》)

是日星期五,史丹福大學裡一個談創意的工作坊,概念、方法、模型一大堆。史丹福在加州矽谷,innovation掛在口邊在所難免。講創新大道理大原則,太遙遠太抽象。這次,遇上一批凡事質疑的聽眾,一位參加者,問設計學院一位創辦人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

「下星期一,我又要上班了。如何令我的辦公室有創意?」

「你星期一早上要開例會嗎?」

「是的。」

「開會是長方形的桌子嗎?」

「……是的。」(怎麼都說中了?)

「多少人開會。」

「十個左右。」

「很簡單。不在會議桌開會,大家搬一搬椅子,圍成一圈坐,椅子與椅子之間要互相觸碰著。你們不介意碰到旁邊的椅子吧。」

「不介意吧……」(但主管會很介意……)

「談正經事前,先讓每一個人隨便講幾句話,講什麼都可以,例如周末怎麼過,昨晚睡得好不好之類,什麼都行。我可以保證,開會的結果大不同。」

「如果……」

「如果你老闆問你搞邊科,你就說這是史丹福大學一個發瘋教授說的。」

「……」

「這是第一步。」「第二步呢?」「做了第一步再講。」

由於時間關係,答問就此打住。

我們面面相覷,大家都知道,作為公司裡的小頭目,要做到第一步,也幾乎不可能。辦公室裡永遠有一位大老闆,他老在同一位置佔著同一張椅子、一動不動、每次開會都在咆哮,連一張椅子都寸步難移,還談什麼創新,以後的步驟,可以慳啲。

當然,這位大老闆,為了營造開明形象,也可能是屁股痕癢,偶然會叫大家移一移椅子,換一換腦筋,破格搞個retreat腦震盪。曾經聽過商學院的教授引述n個研究,說「腦震盪」不應隨便震,大型集體腦震盪,比幾個人的小組會,震出來的新意數目較少、質素較差,原因是大家你眼望我眼,想必其他人會有意見,懶得動腦筋;而且一大群人討論,想法會偏向某一兩方面,難以多元化,結果白震一場。

那麼,如何在腦震盪會議中激發創意?工作坊實習了一次,首先,分小組討論,每組只有四、五人,每次只討論一個議題,每個人隨便提出自己的想法,但要精簡,把好主意濃縮至幾個字,寫在細小的便箋,再貼在牆上,想法愈多愈好,以量為先。

過程中,絕不能說「不」;別人的建議,不能質疑,你只能說「Yes, and…」,不斷加添新元素,緊記在「震盪」過程中,不能分析,容許不著邊際的新主意繼續伸展,延後判斷 (defer judgment),才震得有意思。小組成員投票取得主流意見,最後,開大會聽取各小組意見,才議決是否付諸實行。

除了腦震盪的方法,參與者最好是跨界別跨部門跨工種,具「多樣性」才能激發新主意。史丹福大學的Bio-X生物工程研究計劃,鼓勵跨學科研究,學者申請經費,規定要兩人以上合作,必須來自不同學科,兼以往從未合作過。為了令學者之間更容易擦出火花,生物工程中心大樓,實驗室與辦公室的配置,特意把不同領域的學者混在一起,令他們日常工作每天出入飲茶吹水時也要「跨學科」。設計學院則不設常任教授,任由全校學者學生自由加入,找尋拍擋,互補長短,激發創意火花。

好了,腦震盪完畢,興奮過後,滿牆便箋,很多事想做,如何做呢?

矽谷的史丹福大學裡,常聽到一個說法:Innovation = Creativity + Implementation,「創新」是「創意」加上「實行」,單憑創意,天馬行空主意一大堆,當然不能成事,還要「做」,如何做呢?也許這問題問得太多,答案就乾脆掛在設計學院中庭的天花:

‘The only way to do it is to DO IT.’  如何去做?咪就係去做囉。

標語背後,還有另一句:

“Nothing is a mistake. There is no win and no fail. There is only MAKE.” 沒有事情是錯的,沒有贏,也沒有失敗,只有實踐。所謂成功失敗,只是外界所加諸你身上的判斷,最重要,是實踐心中所想。
The d.school, Institute of Design at Stanford
設計學院創辦人也承認,大公司裡的無名小卒,要在工作環境裡發揮創意,並不容易,需要上層配合,提供方便。很多大機構的文化,自我禁錮於單一價值觀,聘請員工要乖要服從,那些連辦公室椅子也不肯移一移的老闆,要求任何投資都要立竿見影,規矩僵化,不容許稍越雷池、不容許嘗試失敗。要談創新,無異緣木求魚。

美國音樂人John Cage 曾經說:“I can’t understand why people are frightened of new ideas. I’m frightened of the old ones.”  對,新嘢有乜好驚,最驚老套嘢。

相關文章:
很多年前,人類學教授說的一個故事:愛迪生真的發明電燈泡?

Thursday, July 25, 2013

波波創意會計學



《信報》製圖。陳茂波太太家人親人公司關係圖。艱險我奮進喎。

事到如今,陳茂波又引《聖經》,又引用《新亞校歌》以「明志」,繼續點燃火頭犯眾怒。有關陳茂波,還有什麼好談呢?

看到報章上陳茂波公司太太家人關係圖,錯縱複雜,看得頭暈眼花,我想起了創意會計學。

曾經碰過一位會計師朋友,終於有機會問這問題:「你們讀大學,有沒有教造假帳的課?」

朋友在外國唸會計,告訴我,他讀過一門叫「創意會計學」。正,一聽見「創意」我就興奮,會計也有「創意」,真有意思,語言偽術,就從大學學科的名字開始。

朋友謂,那一課,當然是教你「合法」的「創意會計」。一間公司,收支入賬的時間、入賬的方式與分類、業績表達與公布的方式、如何交叉控股、如何隱藏股東身分、如何避稅、折舊的計算等等,都是大學問,所有規則都有鑽空子的餘地。你以為會計師如何找飯吃?

「創意」,用於語言運用,亦非常重要。例如,不說「太太與兒子」擁有,說「太太與家人」擁有。他講大話嗎,沒有啊,他說的是事實,但非事實之全部而已。你咬佢呀?

人們說,你應該一早申報啊,梁振英說:他跟足了一切申報程序手續。對,西裝骨骨的專業人士最愛說,我跟足了程序,你咬佢呀?

要罵的,很多人已罵,我還是有幾點不明白:

明明是囤地等收購,正常合法搵錢方式,為何要稱地皮用作「假日休閑」,本來開誠布公,坦白從寬,或許還能贏得以小搏大、投資有眼光的美譽,人人望發達的香港,陳局長也許會成為榜樣。

明明知道那一大抽的空殼公司有古惑,卻想搏一鋪急忙轉移股份以為傳媒未必查到,其實一早自己公布,謂有利益衝突,但正積極退出切割,早早釋除疑慮免後患,為何不做?

做得公眾人物,而且係一個無任何民意支持卻主管土地大局的局長,你就要預咗俾傳媒緊盯。做得一位政治人物,就要比白紙更白,就要預咗公眾對你的要求,不止於「我無講大話」、「我緊跟程序」就夠。

當然,陳局長也許深明一點,自己顯得太精於計算,醉心炒賣,搵錢有創意,在公眾眼中,這不是當局長的好材料。

這幾天,聽到很多新界東北將被發展之村民說話的語氣:

「哦,原來係咁。」

「哦,明白哂,點解死都要收呢度,唔收高爾夫球場塊地。」

「哦,唔怪得賠償要咁計。」

真係唔明,局長,你點樣做落去?還剩低多少公信力?仲有多少政治能量?如何能把新界東北發展大計好好搞下去?

相關文章:

Monday, July 22, 2013

艷星.淘金



(耳語10)
 
大好星期天,一個不小心打開電視,新聞裡又有歪理。

本來,歪理太多,個個評論,真係好花時間。但是,尊貴的行政會議成員鄭耀棠,短短幾句,就出現三大問題,實在難得,也就記一筆。

鄭耀棠:「『筲箕論』,都是淘金般而已,篩下篩下就篩到『正嘢』出來,這是很重要的,但我們看一看,如果我們沒有這樣的做法,現在西方有些所謂普選,一些『艷星』都選了出來,這是否我們要見到的?好多國家的普選制度,都係經過初選。」

耳語(10.1):筲箕淘金?

講得好形象化,「筲箕」篩下篩下就會有正嘢。本人沒有淘金經驗,但筲箕不可能用作淘金,河裡的金沙很幼細,你唔係淘金條,用筲箕過濾,只會剩下沙沙石石,金沙反而漏走。看紀錄片可知,人們淘金,只係用碟或碗,由於金沙較重,一堆泥沙放碗碟裡,用水浸走較輕的泥沙,沉底的可能有一兩顆金沙。「筲箕」淘金,篩下篩下,係唔會有正嘢,只會剩低果啲唔等駛的廢物。

好的,「筲箕淘金」只係比喻,不要認真。

耳語(10.2):唔可以選艷星?

如果話,著得衫少係不道德,那麼,很多人西裝骨骨,但係衣冠禽獸,果啲點計?

如果話,出賣肉體係不道德,那麼,很多人出賣靈魂,果啲又點計?

艷星的定義是什麼,如果艷星是穿衣很少的演員,那麼,阿諾舒華辛力加就係非常成功的艷星政客。阿諾舒華辛力加常袒胸露臂,曬胸肌腹肌,電影角色中身體被衣服覆蓋的比例,應該比彭丹及娜姐要少。但阿諾舒華辛力加,當加州州長八年,競選連任時高票當選,勝對手一百萬票,身為美國共和黨人,在民主黨重地加州予取予求,你估加州啲人都係儍仔?
艷星政客,常衣不蔽體,胸部突出,2003-2011加州州長,高票連任
耳語(10.3):好多國家的普選制度,都經過初選?

可否賜教一下?除了伊朗,還有哪些「好多國家」?為何身為尊貴的行政會議成員,胡說八道,刻意混淆「政黨內初選」、「第二輪投票」?人家的「初選」,有廣泛民意基礎;「不合資格參選」,係講緊很客觀如年齡國籍犯罪記錄等條件,唔好扮天真。

講到尾,係咪初選篩選都好,最緊要係,邊個人攞住個筲箕有得篩下篩下咁過癮,點解係你有份而我無份,請畀一個理由,一個就夠。

相關文章:

Friday, July 19, 2013

主播光環之台前幕後


區家麟|絢麗荒涼    (本文19/7/2013 刊於《信報》)

印象中,好些人對電視新聞裡的主播行業趨之若鶩。課堂上,不少大學生憧憬主播生涯;親友知道你在電視台做新聞,常會衝口而出問:你做主播呀?彷彿主播就是記者,當記者就是為了做主播。

新聞主播,英文為anchor,猶如重量級之錨,鎖定觀眾。往日,主播多是資深記者,腰板挺直,常會眉頭深鎖、憂國憂民,以權威姿態塑造台型;今時今日,是沒有權威、認真你就輸的年代,主播淡定沉實之餘,亦需具親和力,有人情味,方能穩住觀眾。電視新聞講求團隊合作,台前幕後需要採訪主任、文字記者、攝影記者、車長、工程人員、編輯、剪接、美術、導播之協作,最後一環,才由主播對著鏡頭講故事。工作人員隱身幕後,台前演出的主播自然成為大眾焦點。

對著鏡頭報道新聞好玩嗎?現代的錄影廠,用遙控攝錄機,錄影廠樓底高,面積大,卻無人駕駛,很空虛。二十四小時新聞的主播,主要就是對著鏡頭,日以繼夜,於黑暗與孤獨中自說自話,想像鏡頭背後,有一家人圍坐電視機前,在談天、在做飯、在講電話、在剪腳甲。主播用抑揚頓挫的聲線、溫婉深思的眼神與含蓄有力的身體語言,吸引觀眾注意力。鎂光燈下,對著空氣獨白,表現自信,直至把自己都騙倒。金像獎演員,要演戲演得無人覺得你在演戲,主播這台戲亦如是。

女主播日日扮靚,很令人羨慕嗎?現代化妝技術,主要以纖細粉底填塞你臉上的毛孔,用畫筆重新繪畫眼與口鼻,再把秀髮定型,黏合得又輕柔又有層次。高清電視纖毫畢現,錄影廠內強烈燈光照射,臉容上的瑕疵無所遁形,為了靚靚示人,又怕老闆不滿,主播們不能掉以輕心,每天要花大量時間化妝補妝。長年掛著粉底面具,縱使天生麗質,也容易人老珠黃。熒幕中亮麗,要付出代價;加上通宵輪班,歲月不饒人,落妝後更可能嚇親人。

主播們都貪慕虛榮、搏上位嗎?上進與搏上位,只差一線;若有人說,我不屑虛榮,寫文章我不介懷有幾多like、報道新聞我不介意有多少觀眾,那就有點虛偽了。以新聞工作為志業的主播們,付出了心神精力,自然希望多些人看到,知名度提高,也方便採訪;以主播一職作搵工跳槽踏腳石者,每天戴上厚粉面罩,當然希望犧牲了的青春盡快得到回報;再者「上位」以後,不再做打雜,不需通宵輪班,生活較定時,重拾社交生活,都是主播「上位」的邊際利益。

新聞媒介競爭劇烈,主管渴求知悉觀眾反應,收視率與點擊率分析只是硬崩崩的滯後數字;觀眾的感覺,主管無處收風,唯一大量而即時的回饋,今時今日正是網絡世界的即時情緒。大部分網民有興趣討論的,非新聞內容等嚴肅話題,而是主播的一顰一笑、衣著談吐之類,這是人之常情。Andy Warhol云,這個年代,每人都有十五分鐘的名氣,既然享有fifteen minutes of fame,主播就要承受各種壓力,預咗有fifteen minutes of shame。正如所有行業一樣,新聞主播有百樣人,有些主播會認為,人世間比被人評頭品足更大的悲劇,正是不被人評頭品足;認真做新聞的,大多會覺得「上電視」的新鮮感與虛榮感很快消逝,期望觀眾留意自己的新聞專業工作,而非八卦閑話。

籌劃中的新聞博覽館,也可能以模擬錄影廠讓訪客一嘗主播報道新聞的滋味,可見主播光環雖不及往日,但魅力猶在,仍可作招徠;畢竟主播之責,擔當台前重要角色。

主播不是花瓶,他們需要恰如其分地表達新聞故事,不徐不疾,不亢不卑,既權威又要有親和力,既有嚴肅亦有輕鬆的時候,要在稿件甩漏時從容不逼,在技術故障時保持鎮定,需要強大的心靈。日常運作,名義上最後的新聞把關人是當值編輯,但實際情況,稿件最後由主播口中道出,他們也要力保不錯,責任重大。

主播生涯,不是讀稿機器,養兵千日,用於一時,最大挑戰在直播時遇上突發新聞,要隨時執生,看圖識字,腦在轉,口在講,有時長達一兩小時;累積經驗後,更要在鏡頭前與新聞人物對話交流、質詢發問,正是考驗主播是否博學多才、能言善辯的重要時刻。

美貌與智慧可以並重,還望觀眾們多加留意。

(主播光環 二之二)

Wednesday, July 17, 2013

不能承受之重


(註:呂秉權兄新書〈踢爆國情〉出爐,本人有幸寫序。)

***   ***   ***



每次見到呂秉權當《神州穿梭》主持,我毫不例外,幾乎要衝口而出:「阿哥,你駛唔駛咁嚴肅?」

一貫的憂國憂民、眉頭深鎖,鏡頭裡的呂秉權,永遠沉重,似乎從來沒有笑過,沒有寬舒的一刻。

看下去,你就明白。呂秉權的中國報道,沒有一絲輕鬆的餘地,幾乎每一個故事,都有不能承受之重。

我們這一代的中國記者,見過最奢華最揮霍的大官,採訪過最困苦最無依的蟻民;震懾於最嚇人最浪費的偉大建設,遊走於最無情最無恥的天災人禍;我們聽過最荒唐的大話、最血淚的控訴;尋覓過三聚氰氨與地溝油、吃過狗肉與果子狸。

呂秉權說故事,不能輕鬆,不能笑,微笑也不可以。

他曾經在汶川地震的廢墟中,與被埋瓦礫底下的傷重者對話而痛覺無能為力;他曾冒著巨大壓力揭露早年核試軍人後遺症的控訴。最令我難忘的,是他兩輯有關上訪的紀錄片,上訪?老掉牙的題目,但呂秉權堅持找尋新角度,找到了「上訪辦官員也上訪」的荒唐事;呂秉權也冒險登上了北京的「上訪巴士」,採訪無聲的蟻民,當不少號稱專業求真的媒體,認為這些題材「太舊」、「無意義」,他不離不棄,為弱勢發聲。

呂秉權擅長踢爆。官樣文章,寫得冠冕堂皇,實行時離題萬丈;政策制訂妙到毫顛,因為根本無想過執行。他擅於觀察,細探蛛絲馬跡,查找當權者自相矛盾,自打嘴巴,自摑得紅腫出血的醜窘。

呂秉權嘗言:

我們良知未泯,風骨未陳
我們走在人群,昂首闊步
我們抬著頭做人,晚晚安眠

自由的威脅,潛伏在轉角不遠處。香港的悠長假期,還未終結前,身為記者能做的,就只能抓緊一口自由的空氣,奮書、吶喊。

在不同的崗位,我們繼續努力,願互勉之。

***   ***   ***

呂秉權書展分享會:
分享一:17/7(三) 4-5 pm
分享二:19/7(五) 6-7 pm
地點:會展紅出版攤位1B-E16 

書展還有本要買的書啊:〈一人又一故事〉,百位記者寫故事。
內有拙文:給二十年前的我

Friday, July 12, 2013

主播光環之前世今生



區家麟|絢麗荒涼    (本文12/7/2013 刊於《信報》)

話說很久以前,本人初當上電視新聞專題節目主持人時,監製收到一封觀眾投訴信批評主持人。觀眾的意見,簡直當頭棒喝。

投訴人是一位母親,她不滿意:《新聞透視》那個主持,為何出場時不跟觀眾打招呼?節目完結時不說再見?主持人無禮貌,我如何教仔?

奇怪嗎?想深一層,觀眾有這樣的感受,一點都不奇怪。電視「入屋」,放在大廳正中央、放在睡房大床前,久而久之,觀眾會把「電視人」當成熟悉的人物、一個伴著你吃飯的朋友;尤其是電視新聞的主播或專題節目主持,一本正經,略帶權威,貌似學識淵博,成為教仔榜樣,一點都不奇怪。

自此以後,那位主持從善如流,出場時,必說「歡迎各位收睇《新聞透視》」;完場前,必說「節目時間到此,下星期再見」。雖然略嫌生硬,看來阿媽滿意了。

研究現代社會與媒介發展的英國社會學家John B. Thompson形容,六、七十年代,電視興起,其運作容易締造電視人物的「光環」。那些節目主持人望著鏡頭,彷彿與觀眾有眼神接觸,貌似與觀眾親切對話,但事實上他們只是對著空虛的錄影廠獨白,他形容為「媒介化類交流」(mediated quasi-interaction),這種「類交流」中,觀眾沒機會質疑反駁,傾向把主持人的話照單全收,造就權威錯覺。電視台運作,有龐大製作團隊,但觀眾只見主持人言笑晏晏、雄辯滔滔、博聞強記;一般觀眾,不會留意節目結束時之冗長製作成員名單,直覺以為是主持人籌劃一切;拍攝時,各種有失主持威風的「蝦碌」,當然全部略去,觀眾只見最權威一面,多少食家、才子、文化人、堪輿學家的「光環」,就由電視節目開始。

電視新聞之主持主播亦同理,尤其於二、三十年前,新聞資訊相對較為匱乏的年代。試想想,此時此刻你想知道埃及政局最新發展,隨手拿起電話上網搜尋,本港外地的新聞網站,唾手可得,即時新聞即時評論,如資訊海嘯。再設想時光倒流到八十年代,莫說網絡即時新聞,當時沒有互聯網,更沒有手機,想即時了解國際新聞,別無他法,只能伏在收音機或電視機前,等待每天只有幾節的詳盡新聞,你熟悉的主播就會以權威口吻,給你講幾句。

往日新聞時段少,新聞行業人員流動也少,主播來來去去那幾位,觀眾日久生情,主播光環亮麗,魅力沒法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當年在北京訓斥香港記者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時,也同時稱頌CBS的華萊士「比你們不知高到哪裡去,我跟他談笑風生!」江澤民質疑香港記者算老幾,外國主播的光環,老江也借用作自吹自擂。

光環的水分,內行人都很清楚,已故無線體育主播伍晃榮的名句,除了「波係圓的」,他評論電視新聞運作,常說:「唔知就俾佢嚇死,知就畀佢笑死。」台前權威背後,很多蝦碌隱沒在帷幕背後,大家心照。

九十年代初,二十四小時新聞冒起,「主播行業」亦大變。往日主播之位,多是記者兼職,既在直播室「坐枱」,也要東奔西跑大汗淋灕地採訪,說服力較強,光環含金量較重;但二十四小時新聞出現後,「主播」需求殷切,變成一個工種,需要專人負責,遂有所謂「新聞小花」出現。

二十四小時新聞競爭劇烈,電視台為了抓住觀眾眼球,又想省錢,不願聘請資深記者當主播,於是眾多剛畢業又年輕端莊的女士成為不二之選。

往日的主播,雖云權威,但嚴肅又無味;自從屏幕上的主播換上新鮮秀麗的年輕面孔,往日的距離感變作神秘感,新媒體的「泛八卦化」,則全力滿足人性深處的偷窺慾望。最近,兩位新聞主播之間的疑似爭執,成為網絡熱話,《蘋果動新聞》有關片段之點擊率,高達五十多萬,可見「主播新聞」是一個極具開拓潛力的市場空間。

美國新聞界,常談「報業之死」,傳統報章受互聯網新媒體及社交媒體影響,經營陷死局;但近年已少人談「電視之死」,除了影象世界始終吸引,生機無限以外,電視其實也屬「社交媒體」,乃家庭大廳中的社交媒體,適合朋友間八卦,家中吃飯時八卦。時代遽變,電視新聞主播光環漸褪,有巨大潛力轉化為半演藝事業兼八卦主角。下回再續。
 
老江:「美國的華萊士,比你們不知高到哪裡去,我跟他談笑風生!」
(主播光環 二之一)

不太相關文章:盛女戰俘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