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23, 2011

制服恐懼


人有很多種,像我這種人,對整齊與紀律有莫名的厭惡。

中學時代,有很多「制服團隊」,如童軍、紅十字會等,從不參加。看見同學們為了穿起新制服喜不自勝,總不能明白,心裡甚至有點發毛。一群人,一式一樣,分寸不差,僵硬無情在步操,受人指揮斥喝,有甚麼好玩的?

求職擇業,從沒想過紀律部隊,有人看見警察制服會兩眼發亮,幻想自己穿起來威風凜凜。但我只見到,當穿起制服,個人就消失,改由制服指揮腦袋,消滅個性。每次看到紀律部隊的衣飾、滿肩掛著功績銜頭的傳統,總佩服主事者之操控手段,他們懂得玩心理,將榮耀與服從結合一體,穿起制服,即令人心悅誠服地衝鋒陷陣。

無形的制服,如宗教狂熱、民族主義,則更是威力驚人。戴上「神」的帽子,很多人停止思考,萬物唯一;戴上「民族」的帽子,人們義憤填膺,不問是非。人變成一個大棋盤裡的小螺絲釘、社會機器裡的小工蟻。團結就是力量,是現代社會群體對奕的生存之道,有形與無形的制服充斥,能把細碎的人組織起來,就是力量,就是王道。

大學裡,又是 ‘dem beat’ 的季節,想吃一頓安靜的午飯,一隊穿著整齊制服的同學,突然操進食堂,敲鑼打鼓,雙腿大力鋤地,高叫口號,他們叫什麼倒聽不到,因為飯堂狹窄,聲浪迴旋,喧鬧得有點瘋狂,他們叫得落力,雙腿出盡力氣又跳又蹬,震動整座大樓。

對於我們此等「老鬼」來說,這些系會院會新閣員的所謂宣傳,已成為一個無人說得清理由的傳統。

最近和同學談起大學迎新活動,舍堂或學院間「對罵」的環節,似乎越演越烈,也許,亦可從服從與建立群體力量的角度思量。

或可先從「組爸」「組媽」兩詞說起,往日的迎新營,「組長」與「大組長」負責活動安排、帶領討論、提供意見等,在舊日的新同學眼中,組長是可親的師兄師姐,服務大家,但我印象中,他們並不特別權威,亦不需被膜拜;近年「組長」稱謂,演變為「組爸」「組媽」,「爸媽」之稱呼,隱含了尊卑、服從的階級權力,彰顯了小組裡更強的群體意識,「組爸」「組媽」之名稱,又會反過來加強群體意識。

迎新營短短幾天,如何培養同學間的團結?當然就是找尋「外敵」,劃清你我。一如很多政權一樣,締造團結氣氛最有效方式,自然是製造假想敵,激起民眾的愛國心;在大學的環境裡,最簡便快捷,就是把其他書院或舍堂的同學,視為敵人,「互片」對罵。對內,難堪的遊戲則成為一種測試忠誠的手段,磨滅新生裡自以為天子門生的氣焰,投入集體生活,營造團結精神。

dem beat與迎新「文化」,能延續下去,則關乎誰會「複製」這種文化:對這活動形式嗤之以鼻的同學,日後自然無興趣參與;那些酷愛團結精神、群體意識強的同學,就成為明年迎新活動的組織者,這種文化就能複製傳承,正面反饋,演化至大家不能理解的地步。

我並不是反對這種「團隊精神」,做任何事,都要團隊合作,散兵遊勇難成事。感覺上,今天的大學生較投入大學生活,同學間的感情似乎很要好,沒那麼獨來獨往。

只是,每次在校園內見人dem beat,我都有生理反應:毛管直豎。在亢奮的情緒下,不盲目的群體很罕見,大學校園,應該是、希望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