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7, 2017

獨家新聞.「逆權」報道


《獨家新聞解碼2》已出版,書如其名,網羅近年香港傳媒爆炸性的調查報道,由記者親述追查細節,例如秘訪斯諾登破解巴拿馬密件追尋李旺陽採訪內地709大搜捕維權律師家屬等過程,記者喬裝、掩飾、反監聽,猶如間諜片情節。

鄉紳套丁謀財高官離奇換樓,有賴記者鍥而不捨,不辭勞苦四出查冊核實;牛丸原來無牛肉膠樽回收是假象等獨家新聞,則從敏銳觸覺力開始,留神身邊微小事,卻有驚人大發現;追尋參與旺角騷亂的人,你會驚覺,多少人的心迹,原來早已消失於主流傳媒視野外,只有網媒還會尋問究竟。

讀着讀着,卻發現,有點不妥。

這本書,每篇故事末段,會簡介記者採訪時的崗位及現時去向,不少人已轉工。

認真計算一下,扣除一些不適用的情況,剩下30人中,有12位記者,即四成人,已不在原來機構工作,部分轉到其他傳媒,部分轉行做公關。

要知道,書中記錄的獨家新聞,絕大部分皆是近三年多來採訪所得,這批記者非等閑之輩,他們的努力,得同儕讚譽,社會有迴響;探訪過程中,亦得上司配合支援、共同進退、合作無間,卻仍然留不住人。

調查報道從來吃力不討好,投入人力物力認真追查,隨時無底深潭食白果;真正刺痛權貴的故事,卻往往政治不正確,無人多謝你,說不定更招來刀手伺候;苦心追查,廣告商卻不喜歡這種味道的內容,高質新聞賣不到錢,普羅市民未必懂得欣賞。

結果,令權貴尷尬的調查報道,成為最容易被閹割的新聞類型。媒體老闆不須大張旗鼓不准做,只須操控資源分配,僅有資源拿去做「一帶一路」「大灣區」、做軟性節目如教家長海外升學、家居裝修,既有廣告贊助又政治正確,但採訪角度似宣傳片、無點滴批判,不屬新聞,有時更只是偏頗的「資訊」,但因為賺到錢而漸成主流。「資訊」也有用,賺錢天經地義,但傳媒管理層或刻意或無意,又或刻意地不經意錯配資源,令新聞記者不務正業,角色混淆,正是這時代最高明的審查陰招。(見《二十道陰影下的自由》:操控就在陽光空氣中)

《獨家新聞解碼2》其中一篇,《壹週刊》查冊追查到,佔香港書市七八成零售額的三中商書店,集團幕後老闆是中聯辦。這宗報道,無論什麼角度看,都應是大新聞吧,作者林文宗記述,報道刊出後,沒有主流傳媒跟進報道繼續追問。

一些媒體其實很喜歡「調查報道」,只不過這些「調查」已悄悄轉移至調查弱勢,維護強權,顛倒再顛倒,才能屹立不倒。監察政府,「逆權」報道,從來是記者天職,但好些媒體,對強勢與權貴的種種問題,詐作不見,爭後恐先,去政治化,後天下之憂而憂,喜報則長篇大論;不逆權,轉而「順權」而行,已成為新時代的編採指導思想。

艱難環境中,每一宗調查報道皆得來不易,每一段文字都有血有淚,謹向《獨家新聞解碼2》中每位謹守崗位,未忘初心的記者致敬。

***   ***   ***

《獨家新聞解碼2》每篇文章簡介及原作品文字及影片,見新聞教育基金特設之網站

本文原刊於明報專欄《2047夜》,此為加長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