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6, 2014

浮光掠影飛舞

看香港舊相片,識得睇,可以咁睇。

前陣子寫香港的「海角天涯」,香港地名裡有「角」字的,以往多是海邊岬角,有人問,「旺角」的「角」以前也是海嗎?我查不到地名來由,但看舊地圖,旺角以往肯定是臨海的。

一個香港舊貌圖片展裡,看到了這幅舊照。
 
(網絡圖片)
相片是十九世紀,高位拍攝油麻地避風塘,那大路就是上海街,當時上海街就在海邊。我的目光倒集中在圖中對上,九龍半島北部,即大約今天深水埗太子一帶,原來有很多小山丘,看來鏟平了不少,也可能是,全部建了屋,掩蓋了九龍半島原來的丘崚地帶。

恕孤陋寡聞,直到近日宋王台遺址考古大發現,才知道常經過的九龍城宋王台那塊「爛石」,原來以往叫「聖山」,是這個模樣。

(網絡圖片)
日軍侵略時期,把聖山炸爛了,擴建機場。港鐵趕工建沙中線,一邊掘地一邊把新發現的宋明遺址破壞,甚是失策。需知道,政府努力「去殖」,以往香港歷史論述中,英國人來到,香港才「開埠」,以往是barren rock,香港什麼都沒有,只是一塊頑石的說法,根深柢固。宋王台遺址的群落,足證香港老早已有人長居,並可能是商旅重地。「改寫歷史」之說,並不為過。

這處的照片或影片,每次有朋友見到,總有人譁然︰這裡是中環?這是舊郵政總局?咁靚,為何拆掉?
 
(網上圖片)
每次看見這舊照片,都嘆三聲。昔日中環,還只是三十多年前,典雅雄偉的維多利亞式建築猶在。為了建地鐵與商廈,消滅了舊郵政總局,當年公眾關注不大,今天只能在相片中驚嘆。想像一下,舊郵局若能保存下來,一式一樣的玻璃幕牆中環價值中,那些古老建築,肯定是驚艷。

圖片︰
英國國家檔案館 Asia Through a Lens
上圖是十九世紀的中環畢打街,我愛行山,目光集中在圖中後山的植被。

留意香港老照片裡的山,總會發現,開埠時的香港島,真的是 ‘barren rock’,山頭光禿禿,樹不多;一輪植樹,卻又於日治時期,遭侵略者肆意砍伐作軍需品,新界很多原生樹林都是戰時被毀掉。如今香港山野,縱使陡峭,也林木茂密,都是幾十年來重新植林,才有今天的綠意盎意。

看黑白舊相片,或會感到枯燥,但若知道多一丁點背景,每一處細節,都是故事。

(本文部分段落刊於晴報專欄《風起幡動》,此為加長及圖片版)

相關文章/鏈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