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8, 2013

「評選」這回事



區家麟|絢麗荒涼 (原文8/3/2013 刊於《信報》)

這個年代,「評選」、「獎項」、「十大」,遍地開花,總有一個喺左近。設計界、出版界、廣告界、新聞界、演藝界、學術界,每種行業,都有號稱權威的「專業組織」搞評選搞比賽,十大好書、十大金曲、新聞評選、優質論文、傑出青年、高等華人、藝術評論、最佳行銷策略、最具創意大獎,數之不盡。

藝術發展局的藝評獎,給了狠批《低俗喜劇》的賈選凝,本文想談題外話:評一評「評選」這回事。

往日,每次有自己的作品參選、或目睹同行的大作得獎或失獎,總覺「眾望所歸」者少,「有無搞錯咁都得」者佔多;近年,每次當評判,都能近距離深深體會事物被選擇的真諦。「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簡單道理,不只應用於生命演化,也能應用於任何評選之中。

正如北極熊勝過棕熊黑熊,能在冰天雪地生存,不是因為北極熊有甚麼超凡能耐,而是棕熊黑熊無掩護色,在白雪皚皚中難以覓食;北極熊成為冰上霸主,是環境選擇了牠們的毛色。同理,各樣評選中能取得佳績的「適者」,皆屬符合「評審生態」的作品,此「生態」,關乎評判的口味、偏見與專業判斷;亦取決於評判的心情、是否有空細讀細思參賽作品;一些潛規則,亦掩藏於評審團的組織架構中,隨時令結果大跌眼鏡。

各類獎項之評審評判,多屬行業內薄有名氣者;這些「翹楚」的特徵,就係好唔得閒,時間寶貴,兼主見強烈。他們絕對有能力隨手剔走平平無奇的作品;但剩下較優秀的,如何評定金銀銅、九分與八點五分之別,細微差距,蘋果與橙比較,難以定下判準,憑幾眼印象,十數分鐘的思考,就要作決定。事後你問評審為何獨具慧眼選出某某作品,翹楚們能以專家口脗吹水三分鐘,事實上,他早已忘記了作品細節,選擇時多憑感覺,認真你就輸。

評判的感覺是甚麼,大約是這些:噢,作品突出,因為我未見過這類題材;噢,作品有新思維,因為它說了我心底話;噢,作品實在美妙,因為我一直想做。評判就是主觀,有這些原則已經不錯,藝發局藝評獎的本質,是評價一些評論,主觀加主觀,準則更虛無。

大部分評判很認真,但經常面對無奈時刻,選港姐港男,縱使美貌智慧與肌肉皆驚人,但冠軍不能從缺。擺在評審眼前的東西,儘管都差強人意,但總要選一個。挑爛橙,就不要太傷神了。評審桌上常聽到的話:「看得很累!」「夠鐘了!」「快,要決定了!」「喂,要投票了!」

評審的程序、評判的互動,當然影響賽果。大部分有信譽的主辦單位,常會面對參選作品太多的難題。筆者參加過一個國際性的紀錄片評選,評審來自五湖四海,一套紀錄片最少二十分鐘,如何在兩天內看六、七十套參選作品?解決方法,初選只看首三分鐘;三分鐘內,任何評判示意,即可「叮」走。這套程序有效率,雖然勉強說得通,但篩走了很多平淡慢熱的作品。想奪獎,明瞭評審程序,就可以「包裝」搭夠。

每個比賽,總有些弱點讓你鑽空子。曾參加一個攝影比賽評審,當初構思的獎項數目太多,評判發現根本沒有那麼多好作品,但主辦單位是半官方機構,礙於規則公布後,怕接投訴,獎項難改,結果大批次等作品入選。

又有認真的主辦機構,請來行業內不同山頭的評判,每個人的準則大異,有人愛粗糙、有人愛細膩、有人重視意念、有人重視執行,爭拗一輪,結果中間落墨,最後選了一個無人喜歡的作品。那位得獎者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作品在如此巧合渾沌中升上枝頭。

那麼,「國際獎項」又如何?美國某影視界大獎,名堂甚響,原來獎項分數十類別,每類別設入圍獎兼金銀銅獎,可多人共享,每年加起來的獎項名單,寫滿過百頁紙。得獎者興高采烈,想購買獎座留念,才知道訂造一個盛惠二千多港元,駭然發現,這簡直是一門「產業」。

故事的教訓是,參加任何評選,只要基本工夫過關,剩下來,主要是碰運氣。愛虛名的人有福了,即管漁翁撒網,假以時日,你總會有些收穫。有心鑽營者,留意「評審生態」,參賽前,務必細讀主辦單位的理念,你會明白他們愛好甚麼;打聽誰是評判,投其所好,學其用字;可以選擇的話,參加較冷門的組別,較少人爭奪;多參加「國際」獎項,寫在履歷上的「唬嚇」作用較大。祝好運。

有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