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1, 2011

有中國特色的景點


區家麟|絢麗荒涼    (《絢麗荒涼》逢星期五刊於《信報》)


鳴沙山與月牙泉
旅行時重臨舊地,回首往事,總覺眼前景物不變,變的是自己的蒼老心境。在中國,你休想;景物之變遷,只恐怕你追不上。

往敦煌鳴沙山的路上,導遊介紹:「鳴沙山是敦煌的綜合娛樂活動中心,大家可以自由活動,滑沙、騎駱駝、租越野車在沙丘奔馳,沙漠摩托一百二十元,可以自己駕駛……」

嘿,鳴沙山與沙丘裡的月牙泉,好歹也是享譽千年的沙漠奇觀,怎麼變成「綜合娛樂活動中心」?

好些年前,口袋裡有三千元就可以在絲路亂闖的輕狂歲月,敦煌鳴沙山上一個黃昏,我們踏著細沙,攀上沙山頂看夕陽,暮色下我們栽進沙裡翻滾下山,黃沙飛揚,塵土漫天,滾到山腳發現,身上的賓館鑰匙丟失了。

如今,家傳戶曉的鳴沙山與月牙泉,「景區」擴大了,「滑沙」遊戲規範了,十五元或二十元一次,給你一塊滑板或大輪胎,如在水上樂園一樣,讓你高速滑下沙丘。沙山另一邊,開闢了越野車樂園,沙灘車超載三人行,帶你穿梭陡峭沙丘,高速跌宕。愛美的女士們可以搞搞藝術攝影,聘一個駐沙丘攝影師,他們會指導擺甫士、並備紅絲巾、綠披肩等道具,指導由二十歲到六十歲的美女,撐腰側身半躺沙丘上,作嬌媚、扮可愛。同場取景有六、七位攝影師,指導的甫士都一樣,連絲巾披肩也是同一款式,攝影師對著顧客驚嘆:「漂亮啊,真漂亮!」

月牙泉旁的小丘,說是什麼「山體內移」封閉了,一位可憐的保安坐在告示旁,負責驅趕遊客。沙丘無路,代表處處是路,很多遊客看不到告示,保安遠遠拿著擴音器,聲嘶力竭在狂號:「不准上去!你!你!你!你這些無恥、不要臉的遊客!不准上去!快回來!無恥的遊客!不要臉!」震天價響,在鳴沙山共鳴。

細沙幼滑溫暖,但當地人叮囑千萬不要赤腳行走,因為很多人在沙丘野餐,隨便打碎玻璃瓶,碎片混於沙中,無從清理,曾有遊人被割傷。管理當局伺機宣傳,在入口提供「保護靴」,十元一對,可防玻璃碎片、防沙粒、防駱駝糞,結果,醜陋的螢光橙色保護靴,遍布鳴沙山,隨處晃動,比酷暑的陽光更刺眼。

鳴沙山就在敦煌市區旁,以往是人們的後花園,夜深時分,漫步沙丘,看看星河談談天,沙子涼快,可以躺在沙山上露宿一宵。現在嚴格管理,景區準時關門清場,遊人連沙漠日落也看不到。

內地的名勝古跡,不再是單純一座古剎、一個石窟、一座名山,為了更好地開發旅遊景點的潛力,「景點」演化成「景區」,名山安裝了「山門」,發展成主題公園。

不論是絲路的鳴沙山、莫高窟、天山天池,或河南陝西的少林寺、龍門石窟、兵馬俑、大雁塔等名勝,皆遵從同一發展軌跡。「景點」不甘原狀,發展成龐然巨物。以往遊覽,車子開到名勝門前,買票入場;如今,景點大規模擴張營業,車子只能停在老遠的停車場,景區是新建的,最少有一個大牌樓、大噴泉、大廣場、大商場。從景區大門走進景點,動輒一兩公里,旅客需要坐「環保電力車」,額外收費;地方政府斥巨資改造景點,爭逐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聲言獲選後不加入場費,實際以兼營龐大景區內的交通運輸而大賺一筆。參觀完畢,景點如西安兵馬俑,回程無車代步,逼你徒步走過「商業區」,挑選紀念品,繼續消費消費。

文化、旅遊是大產業,地方政府為了擴建景區,大規模收地,要安撫農民,協助他們轉業,於是原居民變成小商販,管理上則引導旅客到步行街購物,有時要步行長長整公里才能上車,酷暑下累得要死。

這就是有中國特色的旅遊文化,富起來後,稍有名氣的名勝古跡,皆有人滿之患;為了增加收入,也為了應付遊客大軍疏導人潮,擴建景區、增建大廣場,成為定式。尚幸的是,大部分古跡的主體仍是舊模樣,新建的旅遊娛樂設施多處於外圍地帶,文物保護也嚴肅認真。

要在人潮熙攘中,發思古之幽情,感受山川靈氣,需要心如明鏡、超然物外的深厚道行;未有此功力的話,大可投入主題公園式的到此一遊樂,一同感受廣大人民富起來的喜悅、一種新旅遊文化的誕生。

相關文章: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