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29, 2021

香港電台兩場審判

 


沒想到,法庭內完整地播了一次《鏗鏘集》〈7.21 誰主真相〉,荒誕感充斥每一絲空氣。

聲音畫面前文後理清清楚楚,過百白衣人持械集結,有組織有預謀,便衣警察一路監視,卻沒有動作,縱容暴力,警察更在襲擊現場玩失蹤。《鏗鏘集》抽絲剝繭,指出一個又一個疑問,證據俱在,有權勢者不追究失職警隊,卻指控編導蔡玉玲調查時車牌查冊偽造文書。警隊崩壞政府不處理,卻處理提出問題的記者。

蔡玉玲在法庭上鏗鏘回應「不認罪」時,同一天,廣播道香港電台上演另一場大審訊,多個節目包括《鏗鏘集》內容遭審查被閹割。大判官是政府委派的新任「總編輯」。

真正法庭上的法律遊戲,政府佔主場之利,又可自訂球例,不認輸時可以重賽又重賽。縱使不公道,最少庭審公開,控辯雙方各自陳辭,裁決有書面通知,標準引經據典,理據透明。

香港電台的大審判,那位總編輯,落刀刪節絕少解釋,他要求下屬書面交代製作計劃,卻不會白紙黑字說明自己的「總編」方針;他說過會用 impartiality test,但這什麼意思,他如何理解「持平」,為何如此這般才叫「持平」,具體抽節目什麼理由,黑箱作業,不解釋。

香港電台極速變身,成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興起之時,竟然可以臨時調前調後節目,臨時抽起節目、改時間表,而不事先通知,此舉不尊重觀眾,也影響收視,影響被訪者,浪費公帑,更加涉嫌違反《電視通用業務守則》規定。

管理出亂子,,因為節目不能出街而花掉公帑,要下屬自掏腰包,這什麼公務員規定?林鄭的表現,香港市民也很不滿意,她是不是要把家裡的現金全部拿出來派街坊?

詞窮之時,更以《官方機密條例》威脅下屬不得公開高層決定。大判官,你知不知道這條法例只管國防外交防衛等機密事宜,你懂不懂法律?

***   ***      ***

 (本文原刊於明報專欄2047,此為加長版)

相關文章:

有一口飯,叫反港獨飯

蔡玉玲:我不認罪

Wednesday, March 24, 2021

蔡玉玲:我不認罪

 


今天,西九龍法院法庭上,蔡玉玲鏗鏘地說了兩遍:「我不認罪。」

蔡玉玲說「我不認罪」,非「我唔認罪」。

蔡玉玲是廣播人,她知道「不」與「唔」的分別。

「唔」字,難發聲,聽不清楚、不夠肯定。

「不認罪」比「唔認罪」響亮、鏗鏘、有力、堅定、明亮。

隔着延伸法庭的屏幕,我看不清楚蔡玉玲的眼神與面容。

但是,兩句「我不認罪」,明明白白,響徹法庭門外玻璃幕牆裏陽光燦爛的公眾席。

我聽到了「我不認罪」背後,蔡玉玲的決心、鬥志;她不屈、無畏、無怨、無悔。

法庭上,播出了《鏗鏘集》〈7.21誰主真相〉全套。也許,這是法庭審案時,第一次播出全集新聞紀錄片。

法庭內外,一起經典重溫。我們看到了,白衣人一早聚眾;看到了,一早有便衣警察目睹一切。這一集,有力地列舉了警鄉勾結的疑點、放生鄉黑的疑問,記錄了記者鍥而不捨的追尋。這些關鍵,當權者不理會,卻去告一個記者車牌查冊。

這件案,控辯雙方,不用傳召證人,因為案情簡單。

這件案,蔡玉玲不自辯,因為光明磊落,無事可辯,只需昂首說聲:「我不認罪。」

***    ***    ***

相關文章:

公報私仇、選擇性執法的所謂警察

撐港台、撐香港、撐自己

Thursday, March 18, 2021

打唔打?幾時打?打邊隻?


打唔打疫苗?這個問題對大部分人而言,沒什麼考慮餘地。

歐盟已經在講「疫苗護照」,大概就是往日的「針紙」,一直以來,你若到訪某些發展中國家,很多都會要求你有黃熱病疫苗注射記錄,你不打針,就算有護照都不能入境,完。

同樣事情在新冠肺炎時代,將會全球通行,不少國家已準備要求入境旅客要有疫苗注射記錄;香港人不打疫苗,將不能出國,也不能回國,不能移民、不能去讀書,不能去日本,也不能去台灣,比死更難受。所以,如果你不準備呆在香港多一兩年,疫苗不能不打,只在乎幾時打。

幾時打?我的判斷很簡單,如果你想打德國技術BioNTech疫苗(即復必泰),就要快,因為歐洲藥廠承諾的供應未必能如期出口。留意一下歐洲疫情,世界衛生組織網站即時數據可見,意大利與德國疫情又稍為回升,限制疫苗出口呼聲常聞,一到生死關頭,必定自己國家的人命經濟行先,自己有餘裕時,才會輸出疫苗收買人心,這點沒有懸念。至於科興,由於屬國家任務,隨時加碼,要打幾時都會有,你不需擔心。

 


打邊隻疫苗?首先論副作用,兩隻疫苗在全球已打數以千萬至億計,未有大規模死亡個案,科興用傳統滅活疫苗技術,整體安全較有前科可參考,反而   BioNTech mRNA 技術屬全新,其長遠安全性,例如十年八載後是否安全,只有時間能證明。

所以,若你的身體能承受疫苗的輕微副作用,你接下來要考慮,當然是有冇用,有幾強保護力?你承受了副作用的風險,能否得到相應的保護效果?

聽畢是日晚上衛生防護中心的科學委員會報告,大家反而要認真想一想,究竟打科興有冇用?

這些數字大家都知道,論「有效率」,BioNTech 是  95%,科興僅高於50%,國產科興的臨床研究至今沒有權威國際學術期刊確認其成效,研究數據不足以確立對六十歲以上的人有幾大作用。不過,縱使科興有效率低,都能減少重症,減輕醫護壓力,比什麼都不做要好。

但接下來新階段要特別留意的數據,是疫苗能否應付來自英國、巴西、南非的三隻變種病毒;因為當原生病毒逐漸被各種疫苗控制後,代表病毒能侵佔的生境多了「空間」,變種病毒有可能很快替代原生病毒的位置,繼續肆虐。

這一點,專家研究過全球醫學界最新數據後,晚上公布的看法甚為值得關注:

德國BioNTech及據說第二季末會到香港的英國阿斯利康疫苗,可以應付英國及巴西的變種病毒;南非變種病毒株較棘手,BioNTech仍算有效,阿斯利康無效。

但很多香港人酷愛的國產科興呢?能否應付三種變種病毒?*至*今*沒*有*任*何*數*據*證*實*對*變*異*株*效*用。而一個專家們沒有提到的初步研究顯示,西

專家們談到阿斯利康疫苗對南非變種病毒株無效,謂有可能要調整訂購疫苗策略,但科興疫苗至今沒有數據呢?若遲些證實無效,那是否繼續建議市民打科興?有何策略調整?專家迴避了問題,只謂要等待更多外地的研究報告。

專家們在記者會中多次提及要「嚴防變異株」,當中包括入境檢疫要保持嚴格,及積極接種疫苗建立群體免疫,但專家們絕口不提其中一個可能出現的大漏洞,若科興不能防禦變種病毒,代表越多人打科興卻不選擇打更有效的BioNTech,會令香港的群體免疫出現一個大缺口,人口中若太多人打科興,可能減慢達致群體免疫的時間。

即是說,既然現有資料,BioNTech雖然副作用較多,但效力強大,能應付原生病毒及三種變種病毒,相對科興只能以 50% 僅僅及格的有效率擠身市場,對變種病毒仍未有數據之時,政府應否叫市民多打BioNTech呢?

有關科興疫苗效用,尚要留意另一些數據。

幾個和科興有研究合作、亦大規模使用科興疫苗的國家,包括土耳其、智利,感染數字近來反而上升。

智利有約三分一人口接種了疫苗92% 是科興疫苗,但二月初開始接種以來,確診感染數字到近兩三星期反而上升,由前一個星期約每天平均四千宗,增加至上星期每日五千宗,但死亡率有下降,入院老年病人亦有減少。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土耳其,該國主力打科興疫苗,一月下旬開始接種,,到近日每天一萬五千宗以上。

當然,打疫苗後確診數字未有回落,原因有很多。一個明顯因素,是打疫苗的人口比例仍然少,土耳其只有14.4%,製造抗體也需要時間,而土耳其三月初放寬了限聚令,科興疫苗亦未必能抵擋在巴西出現的變種病毒。

從智利、土耳其例子可見,縱使接種疫苗計劃開展,亦需要一段長時間讓人口產生抵抗力。

所以,請大家密切留意科興疫苗能否應付變種病毒的新數據,及科興疫苗在智利及土耳其等國家的效用。結果可能令特區政府的防疫策略非常尷尬,進退兩難。

以上是一個常會留意醫療新聞的人的少少觀察。

*

 (此文少部分文字原刊於明報專欄2047,此為更新加長修改版)

 

 

 

Monday, March 8, 2021

香港人在斷崖


曾幾何時,特區政府與商界都沉醉於美國傳統基金會「最自由經濟體」的虛銜上,我們連續廿五年第一,就像走在顛峰的高原上,搖旗吶喊,無限風光;去年香港首次掉落第二位,險峰上絆倒,響起警號。

這一年香港,轉眼風雨如晦,排名會如何慘跌?本來以為,大跌十級、二十級是基本盤了。

答案揭盅,香港墜進無底深淵,粉身碎骨,連屍骸都找不到。可恨的美帝基金會,直接把香港DQ了,中國全面控制,令香港的獨特地位消失,香港不再被視為一個獨立經濟體,從此被剔出名單之外。

這個所謂名譽,香港人從來不應太自豪,無疑低稅率與相對高效廉潔的政府造就了表面風光,但極端的自由經濟卻造成貧富懸殊與勞工剝削,這裏從來不是天堂。

可憐的是一直愛死這虛銜的特區政府,多少年諸位高官宣傳香港,「最自由經濟體」都是必不可少的台詞,林鄭兩年前又「感謝」又「欣悉」這個尊崇的排名,2019 年底為了反駁外國勢力批評警暴與港府侵犯人權,不忘抬出這名銜來闡述香港優勢;如今窘態,只能不斷說「遺憾」、「不公允」、「政治偏見」。

香港人在斷崖上,有人千鈞一髮之際急忙跳車,沙塵滾滾難免狼狽;有人在陷落之時,抓緊崖邊草木,飛沙走石中奮力撐住,再尋生機;一眾達官貴人,自由落體之中,咧嘴微笑,舉杯歡慶。

***   ***   ***

(本文原刊於明報專欄《2047夜》)

相關文章:

歡迎嚟到呢座城市

這房間,封塵七十年

Saturday, March 6, 2021

這房間,封塵七十年

1947年,在這個會議室內…

這個會議室,封塵七十多年,至今仍是緬甸人禁地。據說,緬甸軍方害怕人民聚集悼念昂山將軍,會議室所在的整個殖民地舊政府總部,廢棄大半世紀。

這裡是緬甸國父昂山將軍一九四七年與另外六名部長被刺殺之地,當年他三十二歲。昂山是仰光大學爭取獨立的學運領袖,二戰時曾投靠日本打擊英軍,後倒戈並與英國達成獨立協議;昂山於選舉中大比數勝出,尚未就任,遭政敵開槍殺死,新政府主要官員被一舉殲滅,緬甸從此埋下軍人獨裁伏線,政治經濟冰封七十多年。民主會倒退,自由非必然,有些時日、有些國度,有些人,一輩子都見不到。

昂山將軍遭暗殺之會議室

一次偶然機會,參觀了緬甸仰光這幢英殖時代建築,昂山被刺殺的房間仍保留原狀,從玻璃窗外窺探,桌椅雜物已移走,地氈上的暗紅色,彷彿依然吸吮着當天的血。當年昂山與幕僚在此商討治國大計時,遭武裝分子闖入亂槍掃射,改變了緬甸國運。

仰光舊國會大樓,荒廢七十多年的國會會議廳

軍人統治有幾荒唐,舊文談過些小笑話,例如市場的古董攤還找得到強人奈溫時代發行的4590元面額鈔票,標奇立異,考你心算,以「九」作倍數的鈔票,簡直是數學奇才?無他,獨裁者迷信,認為「九」是自己的幸運數字,連軍政府當年定義少數民族,數目也訂為135 (劃分少數民族從來沒有客觀標準),相傳也是因為這三個數字加起來是「九」。一堆惡勢力的獨裁,整個國家一同陪葬。


如果,當年暗殺沒有發生,這位曾經接受民主洗禮、又得人民愛戴的年輕軍事強人,能否化解派系矛盾與消弭民族衝突?或最少能為國家打下穩固基礎,不需再踏上與民為敵,不需以國家安全之名禁網禁言、開槍鎮壓的獨裁老路?

悲劇又再重演,歷史從來沒有如果;每個人,都被縛在命運戰車上前行。

***   ***   ***

(本文原刊於明報專欄2047,此為加長版)

相關文章:

人肉幸福摩天輪

站在錯誤的一方

緬甸:語文殺戮戰場

 

 

 

Thursday, March 4, 2021

【47 人案】保釋聆訊報道的無奈空白

 


矚目而史無前例的「47 人串謀顛覆案」,馬拉松聆訊至第四日,現時只是申請保釋階段,被告一一陳詞,大家應該已發現奇怪的事情,為何絕大部分傳媒都未有談及保釋申請細節?例如據報不少被告陳詞前後聲淚俱下,又傳出有人退黨、結束某些網絡平台的消息,但申請保釋的理由、承諾、陳詞的細節,統統欠奉,記者基本上不能報道。

這是由於《刑事訴訟程序條例》9P(1) 的規定,「除非法庭覺得為了社會公正而有所需要,否則任何人不得就任何保釋法律程序,在香港以書面發布或廣播……」

法律精神,原意是保障司法公正,保障被告權利,由於申請保釋時牽涉的細節,往往包括被告犯罪記錄、家庭背景、學歷、品格等,而案件未正式開審,這些資料很可能不屬於呈堂證供,或與案件無關,若於此階段就公開,恐防會影響日後陪審團的觀感,左右其判斷,故一直以來有關申請保釋的爭論,只能根據   9P(2) 列出的限制來報道,即是報道只能載有關被告、法官、律師名字、相關罪行與保釋條件等最基本資料;至於被告的保釋申請陳詞、法官的態度、其保釋決定的理由,都不在能報道之列。

這些規定,固然有其法律傳統與理據,但卻造成了今次馬拉松式聆訊的怪現象,聆訊四天,大部分時間都是被告與代表律師要求保釋的陳詞,所有細節卻不見於傳媒報道,但國安法保釋的嚴苛,正是社會關注所在。大家都想知道被告們在法庭講什麼,除了某些個人背景,主體的陳詞他們也應該不介意別人知道。律政司多年前曾解釋,「9P」之設,是為了保障被告,「若被告最終在有陪審員的情況下被審訊,可能對被告造成不利」,但根據律政司司長早前曾表達的態度,國安案件似乎都不會設陪審團的情況下,「9P 保障被告」的前提已不復存在,現在是否需要嚴格執行「9P」?

硬性執行「9P」的客觀效果,正是削弱了法庭審訊要公開,才能彰顯公義的大原則。法律界名言:公義不只要彰顯,而且必須在眾人面前彰顯 (Justice should not only be done, but should manifestly and undoubtedly be seen to be done)。現在既已沒有「影響陪審團」之憂,為何要堅持?

故聆訊第三日,出現了記者及辯護律師向法官提出要求,法庭可根據「9P」為了「社會公正」而容許報道部分保釋申請的內容。但國安法指定法官蘇惠德第四日開庭時指現在不是討論「9P」的時候,並引述「9P」提醒在場記者不能報道陳詞細節。

有關「9P」的爭議,2016 年出現過,當時未有引起社會迴響,當時律政司發傳票控告《蘋果日報》及《明報》報道法庭案件時披露了一宗風化案被告有刑事記錄,違反   9P,但當時《星島日報》同樣有類似內容,卻未被檢控,律政司被質疑選擇性檢控。後律政司撤控,當時被控的傳媒曾申訴,過往甚少以   9P 檢控,很多新聞機構有觀感認為司法機構會容忍,但律政司解釋撤控原因,謂這觀感毫無根據,撤回傳票原因為兩報章沒有故意違反法例的意圖、重犯機會微,而報道亦沒有影響日後審訊。

《刑事訴訟程序條例》9P(4) 則規定,若有人違例,有關罪行提起法律程序需要律政司司長同意。據以上案件及近期案例,律政司隨時可以選擇性起訴,不需任何解釋,法律武器當然用來對準敵人,若媒體冒險報道,隨時動輒得咎,一把刀就在頭上,違此例最高刑罰監禁六月、罰款五萬。

這次馬拉松式聆訊,亦暴露了香港法庭的管理落後,更有眾多過時規定,例如「由於人太多」,要用延伸法庭,記者與家屬坐在另一房間內,但直播影像質素差,看不清被告容貌,家屬亦沒有機會見被告一面,沒有眼神交流。正式開庭前「延伸法庭」不能聽到庭內聲音與對話,變相剝奪了記者原有的採訪權利,減少了記者觀察庭內人物互動的機會。現代科技可以很先進,重大案件,大眾關注,為何不能改善流程,甚至全港直播?

一些法庭規矩,於今而言,亦有點莫明其妙,例如任何人等在法庭內,只能用法庭提供的wifi上網,不能用自己手機的   3G 或   4G 網絡,又是為了什麼?記者可以文字直播,但不能影象聲音直播,錄音記錄亦不可,結果要考記者速記,只能用紙筆記錄,不可錄音,代表沒有機會聽清楚,容易出錯。任何人亦不容許在法庭內繪畫速描,其實以上一切都不會影響法院運作,也不影響法庭尊嚴。

建制派不斷高呼「司法改革」,很多現時法庭的規矩傳統確實要與時並進,若真的要「改革」,應步向更開放、更方便公眾;若真的要「改」,第一件事司法機構應解釋清楚,選擇法官審案有何準則,特首林鄭月娥曾講過,已委派六位裁判官為國安法指定法官,為何至今每宗在裁判法院的國安法案件,都只是由蘇惠德一人審理?為何要   47 人同一庭同一法官審理,結果造成種種法庭亂象,令聆訊連續數日,被告「身分尷尬」等候發落期間已要置身拘押所?至於其他指定法官,身份為何要保密?任期又為何要保密?選擇又有何準則?

法律的公義,必須彰顯於人前,要讓公眾看得見;政府若是光明正大,一切無須掩飾、不須限制報道,才能讓公眾看清楚今時今日的司法獨立如何運作。


 

Monday, March 1, 2021

歡迎嚟到呢座城市


當天,那些為了夢想曾經去得好盡的人,今日在霸權所搭的台上,跳着自己不相信的舞步、高喊毫無意義的口號、擠起蠟像一樣的笑容、念誦自己心裏唾棄的台詞。

聽說,電影院光影流聲,帶領觀眾暫且擺脫日常枷鎖,探索陌生地域、鑽進歷史暗角、馳騁仙境幻象。從這點而言,《狂舞派3》很冷酷,再沒有超現實熱血夢想,沒有每個舞步都充滿笑容的青春;你走進電影院,卻看見了自己,看見了真實的香港。

《狂舞派3帶領人跳進當下香港的痛苦與鬱結,寫實得太殘忍

當夢想凋零變質、再加生活逼人、旁人不理解,你努力找尋出路,結果變成幫兇我們可以給自己一萬個投靠權力的理由,你以為成就自己、貢獻社群,其實助紂為虐就如一頭老虎,你為了證明自己是老虎,卻走進了動物園……

這齣電影,適合每個香港人。那些掙扎中的人,會明白同路人就在街頭、在後巷、在抹不掉的塗鴉背後,縱使困苦,但從未死心;那些半醒的人,初衷未忘,靈魂被無止境被拷問;那些站穩權力一方的人,可看清楚自己那副嘴臉,就是給時代的留影。

導演黃修平拒絕重複八年前《狂舞派》的成功元素,用極為反傳統的說故事方式,直面真實,但昨日之日不可追,當我們要告別過去,何妨顛覆傳統、反轉自己,不懈嘗試。

近日心情欠佳,看完《狂舞派3》,也許心情更壞;但霸權肆虐,死結無法解脫,佯作樂觀亦無意義。

歡迎嚟到呢座城市,面目全非新香港。「如果你想知道幾時望到明月,我只係知道腳下是我起點。」

***   ***   ***

(本文原刊於明報專欄2047,此為加長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