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rch 21, 2015

行山驚心二三事



朋友帶隊行山,不自稱「領隊」,強調大家是「同行」,需自行注意安全,責任自負。皆因自稱「領隊」,責任重大,承受不起。

爬山墮崖,綑邊墮海,急病失救,最近香港山野,連續有人犯險身亡,想起早前遠足的驚慄插曲;溫柔山野,暗藏凶險,有時實在防不勝防。

這些「遇險」,幸好安然渡過,可以當笑話寫寫,也算是行山安全常識。

一次「險象」,發生在海邊巖岸,是日風平浪靜,大潮退,岸邊礁石,露出密密麻麻的藤壼;同行四人中,竟然有三位女士,同聲表示頭暈、噁心、站不穩,只差兩步就要跌進海裡。
海邊岩岸的藤壼,腳步不穩,真的會掉進海裡。
原來,她們都有「密集恐懼症」,見到密集排列的小圖案,如蜂巢、蓮蓬、密集的小葉塊等等,會恐懼、腳軟。平日勇字當頭的俠女,竟然被一堆藤壼嚇得面青唇白。嚇得我。

後來談起,有「密集恐懼症」的人,比例不少。原來,「藤壼」也可以很凶險。

又一次,走大嶼山青龍石澗,由攀石經驗豐富友人帶領,沿路攀山涉水,巨石縫中,爬上峭壁,一路無事;黃昏時分,抵大東山頂,沿鳳凰徑大路落山,一位山友在平路上以正常速度步行時,忽然慘叫倒地,原來他膝關節移位,「菠蘿蓋」歪了,要召援消防緊急救援,山高路遠,折騰數小時,才送抵醫院,關節復位後,無大礙。

不幸中之大幸,乃事發位置在平路上;膝關節移位扯動多條肌肉與神經,極度痛楚。我們想,若事發在峭壁石澗中,必然失去平衡,掉進山溝,粉身碎骨。

事件有一小插曲,救護員叔叔喘著氣行山上來,為傷者打止痛針,實在辛苦了。一片漆黑中,旁人為他亮起電筒,準備抽出針藥打針;但是,過了一分鐘、兩分鐘,救護員叔叔冒著汗,瞇著眼,看不清楚,仍然抽不出小藥樽裡的藥水。

看來,是太黑了,他老花……

我瞪大眼,「監察」著他的動作,確保針筒裡沒有多餘的空氣……我覺得這一刻才是最驚險。

青龍石澗一景
行澗,當然是危險的玩意,除了留意天氣,有沒有大驟雨,提防山洪暴發。新聞裡死得人多的事件,是行澗時,被落石打中頭部而死。

石頭不會自行鬆脫,石頭滾落山澗,往往是人為的,正是行山隊伍走在前方的人,一腳踏在鬆軟的土石中,石頭就在筆直的山澗上滾下去,擊中同行的人。

峭壁中滾下來的石頭,爬石攀岩時,見過不少,touchwood還未遇到意外,是因為同行人警覺性高。走在前方崖頂的人,隨時提示有落石,走在後方山澗峭壁下的人,則要盡量避免停留在任何人的下方,避免落石擊中;有時,只要一小塊石頭擊中,人在山崖間失去平衡,就嗚呼哀哉。

還有一次小險,發生在環船灣淡水湖山徑上,當時已入黑,眾人誤登副壩盡頭的一個小山上,雖然已帶電筒,但密林中找不到落山的路。幸好,大家覺得唔對路,沒有硬闖,走回頭路,才發現走錯了路,抬頭一看,那個小山,三面都是削平了的懸崖,我們當時再多行幾步,大概會在漆黑中掉下山去。

就是這個船灣淡水湖副壩旁的小山頭,漆黑中誤闖,也有可能出事
很多人,似乎不察覺行夜山或霧中行山的危險,當視線模糊,找不到路,甚至慌不擇路時,容易出事。

意外總是難測,福禍只差一線,人算不如天算。這些「險」,未算很險,距離死亡,大概還有三、四步之遙;不過,行山本樂事,看似穩當安全的路,也宜提高警覺,不要把自己放到距離死亡只餘一步之險境。

***   ***   ***

相關文章︰
我算是安全隊長︰積極恐慌保平安
但也要小心地冒一些險︰前面山路險峻 請勿前行

(本文部分文字刊於晴報專欄《風起幡動》,此為加長改寫圖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