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uly 19, 2009

抹地的思考

   
  地點是港澳碼頭,那個非常狹小擠逼而繁忙的洗手間裡,這位清潔工站在僅夠兩人擦肩而過的窄道上,在抹地。

  他年約五十歲吧,腰板挺直、目光堅定。他抹地的方式很特別,拿著地拖,地上卻壓著一張衛生紙,密密地擦著地板。如此擦地是妙著,不但可有效擦走污跡,而且地面隨即乾爽,不會令人滑倒。他意態從容,有創意、又有耐性,似是大隱隱於廁的世外高人。

  只是洗手間實在太小,他抺乾淨不夠兩秒,必有人走過,光滑的地磚上必有鞋印踐踏。每當有人走過,他停手讓路,望著地磚新增的鞋印,眼神略帶無奈,然後又動手,細心地擦,剛擦走污跡,又有人走過……

  我嘗試繞路走,但實在不可能,狹窄通道裡,沒有迴轉的空間,於是我又為他的世界,帶來多一點的無奈。

  這裡是人流不息的交通要道,來往的賭客不分晝夜,清潔工有如古希臘神話裡的薛西弗斯,他每天每晚把巨石推到山上,又看著石頭滾回原地,宙斯的詛咒,要他徒勞萬世,無休無止。

  有人說,薛西弗斯是一個悲劇,一切徒勞,從來沒改變什麼;也有人說,從薛西弗斯的故事看到人性的光輝,明知徒勞,也為一丁點微末的事耗盡心力。

Saturday, July 18, 2009

《潮池》

More about 潮池

關於這本書,還有些事情可以講。

早前,這本書的作者接受某報章訪問,未做訪問前,早應明白並接受:你想講的,與記者想寫的,常常是兩回事;你認為重要的,與記者認為有意思的,又往往差天共地。有些問答,問了、答了,但記者無興趣寫,現謹錄如下:

問:為什麼要寫作?
答:一.自娛,寫作本身有自足價值。
二.唔寫唔記得,物件會毀滅,事件永遠存在,但不寫下,事件縱使永遠存在,亦搵鬼記得,記憶會欺騙,人會有天痴呆,寫作就是把回憶變成物件,幫助記憶。
三.旅行時,因為無錢日日玩,其實有一半坐著發呆,不寫文章有什麼好做?

問:為什麼要出書?
答:《潮池》九十七及九十八頁,大概是這種心情。

問:《潮池》是什麼類型的書?
答:身份尷尬,包裝是旅遊書,但其實不談旅遊;說是散文,又不是太散;說是文學,即略嫌未夠高雅。

問:還會出第二本嗎?
答:已幾乎寫好,靜待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