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3, 2011

尋找失落的煎雙蛋

區家麟|絢麗荒涼    (《絢麗荒涼》逢星期五刊於《信報》)

到澳門,我有一個情意結:尋找美味的煎雙蛋。

緣起於十多年前在澳門小住,我驚訝地發現,澳門的茶餐廳,不論價錢,不論地區,小店裏早餐的煎雙蛋,總是熱騰騰,有蛋香、有質感、蛋邊微脆、蛋白嫩滑、蛋黃半生熟恰到好處;煙肉則微帶油光,脆中有韌。如此簡單食物,澳門人總是不慌不忙,用本來如是的最基本方法,成就了一大功德,美好的一天,就從煎雙蛋開始。

為何澳門的餐廳早餐總要比香港的好吃得多?我曾為這問題思索過好一陣子,並下了一個自以為很權威,事實上顯而易見的結論。食家朋友說,我們吃肉吃海鮮,美味關鍵在即劏即吃,吃的是「死亡時間」;煎蛋亦同理:澳門人生活節奏從容,小店客人不多,一切都是即煮即煎,新鮮熱辣,自然味美。

從一粒沙可以看一個世界,從煎雙蛋,我們可以看見港澳的命途。

今天的澳門,南灣的榕樹堤岸幽靜不再,新賭場雄霸天際,松山燈塔那導航之光也快要被新建的高樓埋葬。賭業霸權互相廝殺,猶幸舊區未拆,香港的商場文化病毒尚未入侵,領匯式的商場一體化浪潮尚未出現,所以很多家庭式小本經營的食店仍能生存,美味煎雙蛋猶在,變了的是價錢。還記得十多年前,令人感動的煎雙蛋早餐連咖啡,只售12元,價廉物美。今天在一家做中產街坊生意的餐廳吃早餐,埋單才知道,火腿煎蛋連多士及咖啡,盛惠49元。澳門朋友說:「正常價錢。」

賭業興旺,澳門彈丸之地,庫房大水浸,市民收入增,令物價飆升。但澳門的賭業大亨,心繫大茶飯,沒空染指商場連鎖店等蠅頭小利,特色小食店,仍有喘息空間。

香港嘛,從餐廳的煎雙蛋,就看到悲劇。

匆忙生活就是香港的宿命,無論是茶餐廳或快餐店,香港的食肆講求效率,廚房如工廠生產線。一客早餐煎雙蛋,由於時間關係,早已煎好一堆,煎蛋都是倒模生產的,兩隻太陽蛋,幾乎都是完美的正圓形,蛋白平坦均勻,就連蛋白裏的小小氣泡,位置與大小也竟然相似。煎雙蛋放進口裏,往往只剩微溫,甚至略帶冰涼;兩塊煙肉,有時枯黑如柴,有時竟然白烚。一天之計在於晨,一晨之始在煎雙蛋,這是香港的早晨一個永遠的遺憾。


你想逃避令人沮喪的煎雙蛋嗎?對不起,這個城市,不單煎雙蛋一式一樣,地鐵站口的快餐連鎖店,也是來來去去一兩家,選擇甚少;不需要懊惱,事實上港鐵站裏的所有商店,變不出什麼花樣,各大商場裏的名店與連鎖店也是一模一樣,最後你發現,所有商場的發展商,來來去去都是那幾位;領匯也加入戰圈,以股東利益與自由市場之名,在屋邨商場繼續打造同質化的樣辦世界。

高昂租金的現實之下,以規模經濟運作,才能降低單位成本,最後只有大型連鎖店才能生存,既單調又無個性,乾柴煙肉與冰冷煎雙蛋取得最後勝利,認真對待煎雙蛋的人,若未死光,也只能瑟縮一角,艱苦經營。

澳門小餐廳裏那種簡樸的家庭式溫暖,不要奢望在香港找到,香港快餐連鎖店有暖色裝修,但服務員冰冷匆忙,一杯咖啡遞上,隨手放下,漫不經心,濺得杯盤狼藉;平實的煎雙蛋,備餐的店員替你澆上濃烈醬汁,蛋香無辜被污染,醬汁隨手從高處倒下,又濺得一塌胡塗;再看看那一小片鮮番茄,不得了,廚師竟然煞有介事地,把一大匙鮮紅色的茄醬,鋪在番茄之上。番茄配茄醬,可以申請香港創意品牌。

一盤早餐端在手上,只覺一切在沉淪。尋找失落的煎雙蛋,有時或能在屋邨小店偶然遇上,但霸佔港鐵沿線的快餐連鎖店,連煎雙蛋也煎不好,二十多元早餐,我們應多獲一絲的尊重。此刻,我把冰冷的快餐廳太陽蛋塞進口裏,心裏淌淚,盼望這只是一個對煎雙蛋有莫名執着的個人一個早上的不幸,而非大家早覺麻木的普遍現象;盼望店員的冷漠失神,只是偶然睡得不好,而非因快餐店老闆斤斤計較的剝削;盼望着淪落的只是這家連鎖店,而非我們的飲食業;盼望外表華麗但空洞無物的,只是眾多一式一樣的商場,而非我們的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