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pril 17, 2011

停一停 諗一諗

(本文短版4月15日刊於《經濟日報》)

藥劑師組織挺身而出,踢爆奶粉廣告誤導,這是真正專業人士求真的勇敢。廣告語言蒙混失實、刻意誘導、專攻人性弱點,除了奶粉,還有保健產品、美容用品等,同出一轍。產品與廣告商精心設計的語言陷阱,消費者不可不察:

科學名詞就是權威?人性弱點之一,乃見到深奧文字,就以為高深;滿是科學名詞,就以為「好勁」。坊間保健產品,動輒套用「遠紅外線」、「納米技術」、「骨膠原」,高深而陌生的名詞,我們就跪倒膜拜,乖乖奉上金錢。藥劑師指出,奶粉商自創磷脂的英文縮寫為「PhD」,旨在引起「博士」聯想,實質效用有待證實,正是最新的荒誕例子。

「醫學證明」就是可信?所謂醫學研究有很多種,研究的樣本是否足夠大?是否長期研究?是否雙盲實驗?什麼機構所做?廣告絕少提及,一句「醫學證明」,彷彿手持尚方寶劍,不容質疑。其實有奶便是娘,大部分所謂醫學證明,皆由藥廠及製造商付鈔,檢測結果是否可信,值得懷疑。縱使我們相信科研機構見錢不開眼,堅持專業操守,仍有可疑之處。《新聞周刊》前陣子有專輯探討抑鬱症藥物功效,指大藥廠會把產品交予不同研究者做實驗,負面的研究報告,會束之高閣,有利產品的研究結果,才會公諸於世,提交予藥監局認證及批准售賣。這樣的「醫學證明」,不能盡信。

「驗證」代表「有效」?常有冬蟲夏草靈芝孢子的什麼精華,廣告大字宣揚,產品得到香港某大學的「驗證」,狀甚權威。看清楚,大學為求發財,遂以大學之名,做驗證生意,有些所謂驗證,可能只是檢測成分中不含重金屬,,產品是否有效?對不起,不要自作多情,療效不在驗證範圍之內,這也不是短時間能「檢測」得到。千萬不要上當,誤讀「驗證」等同「有效」。

「同場出現」就有因果關係?聰明的廣告商,精心製造聯想,奶粉罐上,有精靈活潑的寶寶爬呀爬;「美肌」用品的廣告,則是懾人心神的美少女chokchok。騙徒行騙的手法層出不窮,這時候我們要提高警覺,留意廣告旁白,大部分皆不會直言兩者有因果關係。美女肌膚亮麗,可能本身天生麗質,更大可能是化妝技術高超與後期製作落本;寶寶活潑可愛,乃因為本來就活潑可愛,與產品沒有必然關係,請不要想得太多,免墮廣告圈套。

藝人見證就可信?廣告「代言人」文化,泛濫成災,藝人以布道會形式,分享產品「見證」。一個人的經驗,不足以推論有效,不能以偏概全。再者,藝人出賣自己的知名度與影響力,收廣告費「分享心得」,有多可信大家心知肚明。除了藝人,有些廣告則出動「西人」,或穿著白袍的貌似專業醫生藥劑師,小心寶藥黨出現,又要提高警惕。

增強免疫力是好事?好些奶粉或健康食品,聲稱能「增強免疫力」或「活化細胞」,如果你的免疫力正常,為何無端端要增強?健康正常的人若無故「增強免疫力」,會不會導致白血球過分活躍,胡亂「開戰」,轉過頭來攻擊自己的身體?都市人常患銀屑病與各種過敏疾病,正是免疫系統紊亂,自己打自己以致出現不同的徵狀。

充滿了人造添加的奶粉、補充劑與「健康」食品,效用有多大?廣告有多真?若未弄清楚就把花綠綠的鈔票奉上,行徑與「盲搶鹽」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