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8, 2010

苦白菜與擔擔麵

往法國餐廳吃大餐,菜單裡有一味「苦白菜」,狀似清淡的白菜,放在口裡是苦的,細嘗那清香中淡淡的苦澀,是另一番滋味。

人長大後,開始不嗜甜,甜味其實很單調,少時愛吃的甜膩拖肥糖,現在嚐庸俗不堪。千味嘗過,人們開始不求那原始的糖份落肚的快感,吃,不是為了生存,是一種體驗。

於是,口味改變,少時不吃的東西,統統放進口裡。兒時永遠不碰的腥味淡水魚、怪味韮菜、苦瓜絲瓜、辛辣麻辣,開始不抗拒,甚至懂得欣賞,人生在世,就是要嘗盡不同的滋味,何用固守基因指揮著的原始衝動。

幾萬元一枝罕有紅酒真的好喝嗎?幾百元一口的藍鰭吞拿魚腩真的肥美得值這個價錢嗎?物以罕為貴,貴在其獨特的味道,味不在乎好,只在乎奇。吃,是為了不平凡的體驗。

苦白菜的苦澀,在舌根久久未散,它提醒你,世間苦樂無常,縱是一切皆苦,也要細心嚐透,讓香氣在腦際昇華,自有頓悟一刻。

*** *** ***

記憶中的成都擔擔麵老店,地方狹小,那時改革開放早年,店外排滿長長的人龍,就為了那兩毫幾分一碗的擔擔麵。

還記得是暑熱天時,排著隊汗流浹背,擔擔麵捧在手,就站在街邊吃,濃郁的肉末、火紅麻辣油、配以彈牙麵條,吃得揮汗如雨,卻是暢快淋離,衝擊著每個味蕾與全身細胞。三碗下肚,意猶未盡,但人龍太長,只好帶著遺憾離開。

以後再到成都,想找老店再吃一遍,但舊區已改造,正宗擔擔麵蹤影難尋。在各大小飯館覓食,每見成都小吃,都要一碗擔擔麵,在令人瞠目的豪華裝修飯店大堂,把麵條送進口裡,總覺差別很大,似乎不夠麻辣,有時是麵條不夠熱,有時是湯太多,有時是麵質不好,或許還有空調太冷。

這次再遊成都,在導遊指引下,終於找著搬遷了的擔擔麵老店,物價雖然飛漲,但擔擔麵仍只售三元一碗,朋友為我買來令人感動的擔擔麵,我小心捧起,把碗底的辣油撈好,一口麵條放進口裡。

怎麼不夠麻辣?再吃兩口,怎麼份量大了?四五口吃完,感覺還不錯,但總覺欠缺了許多。

記憶是神奇的,我知道今後再也找不著廿多年前,冒汗成都街頭那碗擔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