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30, 2012

振英的奇幻漂流



區家麟|絢麗荒涼    (本文30/11/2012 刊於《信報》)

梁振英說:僭建地庫密封了後,「僭建就不存在」,筆者想起2000年,特區政府發生的一件小事。時任特首的董建華,接受電視台專訪,談到「八萬五」房屋政策,他說「八萬五政策早已變了!」言下之意,是無再提等如「不存在」,引起大眾嘩然。

當天的專訪,筆者有份參與,還記得很清楚,當時董建華說「八萬五政策兩年前已不存在」,語氣帶點驚訝,像在說:「吓,乜你唔知咩?」

當年的「八萬五房屋政策」,是董建華在回歸日公告的施政大計之主菜,回應當年樓價瘋癲、市民無殼蝸牛之苦,主事者正是後來的行政會議召集人及現任特首梁振英。良好願望當時遇上金融風暴,樓價插水七成,哀鴻遍野;政府推行多項救市措施,坊間感覺「八萬五」名存實亡,惟政府一直拖拖拉拉,沒有「撤回」八萬五,甚至沒有說「失效」,直到董建華說「早已變了」,當天信誓旦旦的承諾,原來閃閃縮縮就當「不存在」。

今天的回憶,董治時代,「八萬五」惹出大禍;但筆者所記,「八萬五」曾是香港大眾的希冀,就算樓價大跌時,也非埋怨「八萬五」,反而是董建華「八萬五早已變了」的幾句話,激起公憤,敲響民望喪鐘。重大政策轉變,為何不開誠布公,開個記者會堂堂正正宣布?

梁振英僭建風波拖拉數月,本來以為劇本是這樣的:終審法院判決一出,梁振英立即召開記者會,坐定定,開誠布公,三口六面講清楚,坦承疏忽、事忙,鞠躬道歉。香港人很寬容,你肯認,說無心之失,污點雖然在,但很快淡忘。

料不到,梁振英堅持等到最後半點無關宏旨的法律程序完結,才肯發聲明,卻不開記者會,只用 ‘standup’,行內戲稱「是但嗡」的交代方式。「是但嗡」,即在某些場合站著講兩句,此舉官員佔主動,簡略幾句,一見勢色不對就走人,結果令僭建爭議繼續發酵。

當然,大家很快就明白梁振英為何閃縮,原來還有自相矛盾的疑點。聲明裡自爆,還有一個僭建地庫,選舉報名前早已發現,自行封閉;傳媒查詢,否認地庫存在;屋宇署四次要求資料,不回覆。梁振英循環再用八萬五的「不存在主義」,地庫封了僭建就不存在;又解釋不回覆屋宇署,是因為選舉呈請法律程序進行中,律師專業意見,認為不宜回應。

梁振英常引用律師與建築測量師的「專業意見」,大家不需要扮天真,「專業人士的意見」,不一定對確、合理。大家甚麼時候要找「專業人士」?就是不想上身,出事時要有人負責的時候,「專業人士」收人錢財、替人消災,他們的職責是向客戶提供合乎規章、沒有漏洞而對客戶最有利的意見,不一定是「權威」意見,例如以「法律程序」為理由不向屋宇署提供資料,已是不合常理。

一位小學生做錯事,說不記得、不知道、不存在,我們可以寬恕原諒;一位特首三番四次不記得、不知道、不存在,我們只能氣上心頭。雪亮的群眾眼睛也看得清楚,梁振英隱瞞、玩閃避球、不說事實的全部,有謀略上的需要,否則特首選戰結果可能改寫。這些舉動,與「開誠布公」差距甚遠,要把「開誠布公」變成一個負面用語,是很難的事,梁振英做到了。而今,梁振英就要為自己的心計與權謀付出代價,全香港一同受罰。

梁振英在特首選舉中,只有689票,這職位先天有缺陷,缺乏認受性,是制度的原罪,但當年董建華憑其謙厚形象,享受過蜜月期;曾蔭權憑其公務員經驗,亦曾獲市民信任,有過幾年好日子。

梁振英背負小圈子選舉的原罪,「黨員」的陰影,上任頃刻的僭建風波,人格形象亦貶損不堪,連少許的「認受性」都消失殆盡,而這位「大有為」特首,仍然希望在中策組樹立自己的人事總管、試圖改變官僚體系行之有效的制度、又用納稅人錢為自己的政策賣廣告主導民意、一眾梁粉則繼續四出護主,裝扮強勢,主動出擊,他們似乎不知道,今天這幫人安於高位,在眾多庶民眼中,沒有任何認受性可言。梁振英對著自己人衝口而出,叫他們「喝罵」(shout at them) 阻住政府快速施政的人,實在恬不知恥,心魔發狂。

事到如今,如何收科,我相信沒有人能提出一個可行的建議,筆者以最寬容體諒的態度,建議梁振英百忙之中,抽空看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

人有人性,也有心魔,每個人都如故事裡的孤島,天堂地獄、善惡美醜,只在一念之間;大海漂流,少年Pi一直想辦法降伏自己的心魔,才能完成不可能的旅程。

香港的奇幻漂流,壯年振英在掌舵,七百萬人無奈縛在同一條船上,漂流才剛剛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