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5, 2014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夏愨村



Photo: Tommy Li @ School of Architecture
中大荷花池竹林旁,多了一個草廬。

是年,多事之秋,喧鬧之中,博群大講堂的主題是「建築生命」,講者是台灣著名建築師姚仁喜,談《結廬在人境》。(本星期五,六點半,中文大學,歡迎校內校外人士。)


建築生命,壯大心靈
許多年後,你仍然會記得2014
這一年,你是香港中文大學的學生。
九月某天,一夜醒來,風起了,世界變了,你忽爾明白,甚麼叫「成長」- 你走過的每一步,看過的每一道風景,讀過的每一本書,堅持過的,爭取過的,都成為你用以建築生命的磚瓦和沙石。
金秋時節,未圓湖邊,我們為中大師生結起草廬,搭建一角清涼,讓同學安頓心神,在草廬取一方竹簡,書寫現在,寄懷未來,思索人生志業。


幾天裡,路過的學生,草廬中,竹簡上,留下了片言隻語,這是「魚兒」說的。


親愛的你/妳

這一個月,我們也成長了,在歷史的洪流上,我們被選中了,我們依然是學生,有著赤子之心,希望世界可以美好一點。

其實我很怕未來的我會像現在的成年人一樣,我很怕未來的世界看不見黑白,沒有是非可信,願我們堅持我們的心。

「大凡與眾不同的人物都會像不留情面的鏡子般,令其他人醜態畢露」哈維


我在草廬坐了一會,試圖抓著一刻甚麼,博群大講堂的大內總管小珊問我︰覺得如何?

有蚊。

我們有蚊怕水。小珊說。

陶淵明寫︰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如何可以結廬在人境,而不聞車馬喧,陶淵明說︰「心遠地自偏」。靜,只在乎一心,不執不著;卻整整個多月來,沒有幾刻安寧的時分,放不下,想不透。

結廬在人境,心裡只見金鐘夏愨村的營幕、旺角彌敦下邨的帳篷陣;大路上,再沒有車馬喧聲;自修室裡的學子,風眼中,安然讀書。一條不可思議的村落,在大路上築起,在等待著無人能預知的將來,是築起了一代人的堡壘,也招來了無情的腥風血雨。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   ***   ***

以下介紹,摘自「博群大講堂」FB 專頁

2014年度博群大講堂,117日下午630分舉行,姚仁喜先生主講,題目為《結廬在人境》。

甚麼是《結廬在人境》?

我們相信,建築生命,壯大心靈,在不同階段拾起的一磚一瓦,一沙一石,盡是在人境結廬的過程。

姚仁喜,台灣著名建築師及「姚仁喜大元建築工場」創始人,獲獎無數,二一四年獲美國建築師協會頒發榮譽院士(Hon.FAIA)。姚仁喜建築師擅於透過建築,與歷史、人文和自然對話,著名作品包括台灣高速鐵路新竹站、蘭陽博物館、法鼓山農禪寺、烏鎮劇院等等。在本業之外,學生時代參加樂團,執業後又負笈紐約學電影,年來翻譯多本佛學著作,其中《近乎佛教徒》翻譯出版後一紙風行。香港知名建築師盧林對姚仁喜有這樣的評價:「你不是在做建築,你是一個藝術家、音樂家、編劇、導演。




舊日博群大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