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August 7, 2011

有關回族



回族在中國,是一個「非一般意義」的「少數民族」。

回族,顧名思議,信奉回教,即伊斯蘭教;但信奉伊斯蘭教都是回族嗎?當然不是,哈薩克族、維吾爾族等九個少數民族,也信奉伊斯蘭教,但不屬回族。

回族全都信奉伊斯蘭教嗎?最近在新疆認識一位回族的導遊,她準時誦經,披頭巾,是虔誠的伊斯蘭信徒,她謂,回族人像她的虔誠信徒不算多,很多人連《可蘭經》也沒認真讀過。她說,回族與回教是兩個概念。

她說,回族與其他信仰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有一個明顯分別,回族人的樣子,和漢人很相似,回族和漢族,以人種而言,是一樣的。

被劃分為「少數民族」,我們一般會想,他們應有自己的語言服飾吧,但回族沒有自己的語言方言,也沒有民族服裝;一個少數民族,應有一個鄉土發源地吧,回族也沒有,他們散居新疆、西藏、寧夏、北京、福建泉州等不同省市。

民俗學而言,「回族」很特別,他們的特色是沒有特色,而且各地的回族,文化差異很大。回族的祖先由公元七世紀起,從阿拉伯、波斯、突闕等地而來,他們是商人或軍人,從陸上或海上絲綢之路抵達中國,所以散佈各地。他們一些人在中國落地生根,但可能更多是船員留下的子嗣,由於人數不多、又分散,語言服飾風俗都慢慢被漢族同化,只剩下宗教信仰與不吃豬肉的習俗區別較大。

一個研究就發現,大西北的回族較虔誠,不與漢族通婚;北京很多回民則甚少上清真寺,甚至聲言「不信真主」,一年兩次到清真寺只為了「過節」,但同樣不吃豬肉,與漢族通婚後仍自稱「回」;泉州的清真寺二十年前才新建,但同場供奉中國傳統神祗,泉州一些回民只在齋戒月不吃豬肉。(Clashed Civilizations? Muslim and Chinese Identities in the PRC, Dru C. Gladney)

中國的五十五個少數民族,是五十年代開始,政府「識別」出來的,有三百五十個提出申請的「族群」被拒絕承認「少數民族」地位。族群的劃分、民族的定義,往往是由社會建構出來,一個政策所決定。回族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界線甚模糊,一種宗教信仰,變成一個民族了,糊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