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August 10, 2011

move 碳足印

fb上見到這條叫'MOVE'的片,精心製造,早有預謀,44日,遊11國,坐了18程飛機。

http://vimeo.com/27246366

片拍得很好,令人有一種想旅行的衝動。心水清的網民問了一個問題:But what is their CARBON footprint for such a job/video?

早前到希臘,坐卡塔爾航空,飛機餐不錯,服務員先為你在餐桌上放餐紙,這餐紙可不簡單,有點磨沙感覺,有防滑作用,真的考慮周詳。

一盤飛機餐端上來,溫熱可口,但每個小盤子都是特厚的晶瑩通透塑膠,明顯用完即棄,但拿上手有質感,與別不同,再加上過度包裝的餐具餐巾鹽包牙簽,五分鐘吃完一頓,眼前的垃圾堆積如山,擠在飛機座位中,坐困愁城的感覺。

服務員送來餐後咖啡,又是一大包紙巾奶糖,兩口飲完的一小杯咖啡,又為眼前的垃圾山增加高度。這些廢物如何處理?想起卡塔爾半島都是沙漠,找地方堆填不是問題吧,塵歸塵、土歸土,塑膠廢物本來是石油提煉副產品,現在回歸阿拉伯沙漠,似乎是合理解決問題的辦法。

現代人的浪費可是結構性的,看著機翼噴發的氣流,就想起這龐然巨物,每程把幾百人運送到世界各地,噴出的二氧化碳與各種溫室氣體,任你平日生活如何減少碳排放都補償不了。「碳足印」的計算中,航空交通佔的比例很大,怎麼辦?難道我們以後就不坐飛機,不去遊歷,坐在家裡看電視就算?

做事要計算成本效益,既然一定要去,每程飛機的碳足印就是已出之物,唯有自欺欺人,每次旅行盡可能時間長一點,一個地方待長一點,不走馬看花。飛機票價有一半是燃油附加費,不要讓廢氣白白地污染地球一次。

***   ***   ***

又快起行了。

朋友問:「去哪裡?」

「去黃河。」

「黃河,你去哂?」

這次,是一次學習之旅,也是探索某些學術研究的可能。跟隨某環保團隊考察黃河水資源問題,從源頭走到出海口,希望這次的碳足印,污染得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