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July 12, 2013

主播光環之前世今生



區家麟|絢麗荒涼    (本文12/7/2013 刊於《信報》)

話說很久以前,本人初當上電視新聞專題節目主持人時,監製收到一封觀眾投訴信批評主持人。觀眾的意見,簡直當頭棒喝。

投訴人是一位母親,她不滿意:《新聞透視》那個主持,為何出場時不跟觀眾打招呼?節目完結時不說再見?主持人無禮貌,我如何教仔?

奇怪嗎?想深一層,觀眾有這樣的感受,一點都不奇怪。電視「入屋」,放在大廳正中央、放在睡房大床前,久而久之,觀眾會把「電視人」當成熟悉的人物、一個伴著你吃飯的朋友;尤其是電視新聞的主播或專題節目主持,一本正經,略帶權威,貌似學識淵博,成為教仔榜樣,一點都不奇怪。

自此以後,那位主持從善如流,出場時,必說「歡迎各位收睇《新聞透視》」;完場前,必說「節目時間到此,下星期再見」。雖然略嫌生硬,看來阿媽滿意了。

研究現代社會與媒介發展的英國社會學家John B. Thompson形容,六、七十年代,電視興起,其運作容易締造電視人物的「光環」。那些節目主持人望著鏡頭,彷彿與觀眾有眼神接觸,貌似與觀眾親切對話,但事實上他們只是對著空虛的錄影廠獨白,他形容為「媒介化類交流」(mediated quasi-interaction),這種「類交流」中,觀眾沒機會質疑反駁,傾向把主持人的話照單全收,造就權威錯覺。電視台運作,有龐大製作團隊,但觀眾只見主持人言笑晏晏、雄辯滔滔、博聞強記;一般觀眾,不會留意節目結束時之冗長製作成員名單,直覺以為是主持人籌劃一切;拍攝時,各種有失主持威風的「蝦碌」,當然全部略去,觀眾只見最權威一面,多少食家、才子、文化人、堪輿學家的「光環」,就由電視節目開始。

電視新聞之主持主播亦同理,尤其於二、三十年前,新聞資訊相對較為匱乏的年代。試想想,此時此刻你想知道埃及政局最新發展,隨手拿起電話上網搜尋,本港外地的新聞網站,唾手可得,即時新聞即時評論,如資訊海嘯。再設想時光倒流到八十年代,莫說網絡即時新聞,當時沒有互聯網,更沒有手機,想即時了解國際新聞,別無他法,只能伏在收音機或電視機前,等待每天只有幾節的詳盡新聞,你熟悉的主播就會以權威口吻,給你講幾句。

往日新聞時段少,新聞行業人員流動也少,主播來來去去那幾位,觀眾日久生情,主播光環亮麗,魅力沒法擋。前國家主席江澤民當年在北京訓斥香港記者too simple, sometimes naïve時,也同時稱頌CBS的華萊士「比你們不知高到哪裡去,我跟他談笑風生!」江澤民質疑香港記者算老幾,外國主播的光環,老江也借用作自吹自擂。

光環的水分,內行人都很清楚,已故無線體育主播伍晃榮的名句,除了「波係圓的」,他評論電視新聞運作,常說:「唔知就俾佢嚇死,知就畀佢笑死。」台前權威背後,很多蝦碌隱沒在帷幕背後,大家心照。

九十年代初,二十四小時新聞冒起,「主播行業」亦大變。往日主播之位,多是記者兼職,既在直播室「坐枱」,也要東奔西跑大汗淋灕地採訪,說服力較強,光環含金量較重;但二十四小時新聞出現後,「主播」需求殷切,變成一個工種,需要專人負責,遂有所謂「新聞小花」出現。

二十四小時新聞競爭劇烈,電視台為了抓住觀眾眼球,又想省錢,不願聘請資深記者當主播,於是眾多剛畢業又年輕端莊的女士成為不二之選。

往日的主播,雖云權威,但嚴肅又無味;自從屏幕上的主播換上新鮮秀麗的年輕面孔,往日的距離感變作神秘感,新媒體的「泛八卦化」,則全力滿足人性深處的偷窺慾望。最近,兩位新聞主播之間的疑似爭執,成為網絡熱話,《蘋果動新聞》有關片段之點擊率,高達五十多萬,可見「主播新聞」是一個極具開拓潛力的市場空間。

美國新聞界,常談「報業之死」,傳統報章受互聯網新媒體及社交媒體影響,經營陷死局;但近年已少人談「電視之死」,除了影象世界始終吸引,生機無限以外,電視其實也屬「社交媒體」,乃家庭大廳中的社交媒體,適合朋友間八卦,家中吃飯時八卦。時代遽變,電視新聞主播光環漸褪,有巨大潛力轉化為半演藝事業兼八卦主角。下回再續。
 
老江:「美國的華萊士,比你們不知高到哪裡去,我跟他談笑風生!」
(主播光環 二之一)

不太相關文章:盛女戰俘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