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October 18, 2013

尋死的魔童



圖片:Li Miao Nocturne (fb photo)

這夜圓形廣場,有很多巧合。

20131017日,是中文大學成立五十周年;這一天,一位校友回到中大,他曾經做過學生會,當年抗議港英政府學制四改三,瞓過車底,打爛窗門,為校徽綁黑絲帶。後來,他變了電訊魔童,做了中大校董,重遇當年校長馬臨。

馬臨說:當年果個就係你?


1017日,中大新傳學院一個時間與講題早已訂好的常規講座,特區政府以「一籃子因素」引爆怨氣,為「免費電視之路」這講題來個了結。人們走上中大之巔,圓形廣場,前所未見的場面,三千人,秋夜、微涼、激憤、無奈。

「免費電視之路」的結論是什麼?應該是「找死」。

王維基把握電訊業開放大潮,二十年開拓,成為穩定的賺錢生意,Ricky說:「做到唔想返工,無挑戰。」「每日幾百萬落袋,頂唔順。」

他談到自己的喜好,同鯊魚游水、爬喜馬拉雅山,就是要挑戰自己,「尋找死亡」。

投資免費電視,他似乎求仁得仁,找死。


圓形廣場上,有內地同學為人們把王維基「打造成聖人」覺到奇怪。王維基說自己不是民主鬥士,他叫大家翻查過去十年他寫的文章,從沒寫過如蔡子強般的政論,他從來不想搞社會運動。失落牌照,他「唔覺得係因為政治因素」。

他只想做一個很pure的商人、企業家;他的技能是把不可能變成可能。他告訴同學們,要搵錢,「衣食無憂才唱高調」、「我不是咁偉大的人」。


我覺得,王維基這幾句話,不是扮嘢唱高調,是真心的。

不過,一直以來,王維基有幾句話,頗「梗耳」。

他說,香港的電視收視率,對比全世界來說,屬於低水平,即是說,很多香港人不看電視。

他認為,大家多些電視睇,娛樂多些,怨氣減少,社會會開心一點。驟耳一聽,同殖民地政府大搞賽馬麻醉人心,沒有分別;也同內地基本大策‘rule by bread and entertainment’ 沒有分別。

請體諒我作為一個新聞人的視角:他從來無興趣搞新聞。

有同學請他談談,他做新聞的方針。

王維基答得含糊,說,你看我是什麼人,就用什麼方式做新聞。(大意)

眾所周知,新聞部在電視行業裡,能提高電視台聲譽,但一定蝕錢。我理解是,王維基是一位pure商人,要賺錢。還有,他希望提供娛樂,大家開心;如果新聞也是為了這目標,可以很恐怖。

他一進場,開宗明義,想不到社會為發牌一事有咁激烈反應,想知道大家點解咁嬲。

同學、市民:

「香港輸咗,成個政府根本就係TXB。」

「好嬲,亞視點解仲可以存在地球上?」

「唔想再睇雞汁!」


「點解,機會係要留畀hea做的人?」

「全世界都發展創業工業,點解政府要阻住我哋?」

讀設計的同學:「政府斷我米路!」

新傳學院教授:「你尊重人才。」

「難得有人肯投資創意產業!」

「政府話唔發就唔發,連解釋都無!」

聽到的,是年輕一代的呼號,創業產業的哀鳴,對政府處事不公、資訊封閉的憤慨。所謂公義,不是王維基一個人的公義,是我們社會的公義,是我們社會一直推崇「公正公平公開」、「努力會受到尊重」的公義。

王維基說,電視節目製作是創業產業的基石,因為電視節目日夜不停製作,是練兵實戰之場地。事實上,申請免費電視發照的公司中,只有王維基表明大量投資拍劇集與紀錄片。政府的發牌決定,同時也宣告了香港創意產業繼續徘徊迷失,TVB繼續笑,May繼續哈哈哈哈哈哈哈

他說,搵份好鍾意做的工,才會做得好;忠於自己的心,搵自己喜歡做的事,然後「死落去」。

這夜,圓形廣場的弧度,有一種神聖莊嚴的感召力。

千金散盡,換來破碎的夢。王維基輸了錢,但贏得了尊重;他不是偉人,只是一個衣食無憂後追逐夢想的有心人,卻碰巧揭破了權貴的偽善、踢爆了冠冕堂皇的謊言。

***   ***   ***

相關文章:
王維基更非擊倒巨人歌利亞的大衛:王維基、大衛與歌利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