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rch 19, 2019

博群書節漂書記




博群書節,二萬多本書之漂流,各安天命,文記七天來的觀察,報告命途。

博群書節的理念是「承傳」,惜書人捐出珍藏,等待有緣相認,書本換一個書架棲息,延續也許更有意義的生命。數天來在漂書園現場觀察,「承傳」二字,可不是宣傳綽頭。

**絕大部分經典都有人欣賞,儘管有點殘舊或封塵,很快就會從書架消失。就算是我眼中較「僻」的好書,通常兩三小時內就有人睇中,絕迹於書架。例如有一套複印古籍,編輯了一系列有關「紥腳婦」及「三姑六婆」(!?) 的書,而且是大塊頭硬皮書,放上書架不足一小時已有人選中,選書的朋友還痛心慨嘆,怎麼少了一本……我深深感受到何謂氣味相投,有些書,要在這個山城,才能找到懂得欣賞、不會浪費的讀者。

**特別是一些文史哲古籍,我們用麻繩綑好,一冊冊放好,雖然賣相不佳,但很快被漂走。




**何況是一些較為新簇的經典著作,幾乎一放出來,十數分鐘內就有人拿走。例如,Rawls Theory of Justice,以閃電的速度消失。大英博物館館長所著的History of the World in One Hundred Objects,很快就遭識貨之人漂走。如梁文道的捐書,以中外文史哲經典為主,轉眼掃光。

**中外小說,只要作家稍有名氣的,都很快漂走。例如陳冠中、余華等著作,幾乎一出現就被搶奪一空。




**精美畫冊,無論是藝術、山水、歷史等題材,雖然又大又厚,略嫌沉重,攜帶不便,亦很受歡迎。如   Paul Yeung 的相集 Yes Madam, Sorry Ah Sir,十分鐘內一位同學滿心歡喜地抬走了。

大部分靚靚仔仔的新書,似乎不管內容,都有人收留無論是春宮圖、林肯傳記都受歡迎

春宮圖 X 邸吉爾



[一箱衛斯理中,藏著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早前提過,我們收到一箱十多本《人民不會忘記》,三十年前一群香港記者所寫的北京民運見證,早已全數漂走。我們也收到兩三箱全新的《衛斯理小說》,也有不少同學有興趣,已全部送出。

有些書,你造夢都想不到會有人要,例如有本政府出版的1996香港年鑑,以前查資料數據很管用,今天所有東西可以上網查,還有人要嗎?就係有。我直接問那位同學,為何這本年鑑,同學說,翻了幾翻,看來不錯。

又例如這本《科威特古地圖集,騎呢之極,了在豬肉枱三天,終於消失愛收藏地圖,本來準備若沒有人垂青,我會包底拿走的。


書節今年已是第四屆,每兩三年不定期舉行一次,最初由雷競璇、林道群提出,前校長沈祖堯大力支持,初時大部分書均由校友批捐出,後擴展至向校友收書。今年漂書數目估計二萬多本,光是紙箱已用了四百多個,未計算由捐書者親自送來的書箱。

漂書來到最後一天,人頭湧湧,有如年宵市場;接近結束營業一刻,書架開始空置,剩書開始歪倒,搶書開始瘋狂。七天漂書,共計超過五千人次選書,共漂出近二萬五千本書。

有朋友謂,為何不一次過把二萬多本書放出來?其實不容易,一來場地問題,二來公認好書很快會全部被拿走,漂書最後幾天就變成雜價攤了。今年漂書特徵,最後階段仍有很多好書出箱,眼見不少朋友在最後一兩小時,仍然淘到一叠叠心頭好,高興地離開。


最離奇,要數早前介紹過的「紙包紅樓夢」,本來預計放出來作「展覽」用,竟亦被人淘去一部分,亦有同學漂了一本《射雕英雄傳》,但四冊只有一冊,照殺!

漂書結束時分,部分同學匆匆忙忙選了很多書,有些未必是最喜歡,或最合用。那些書,回去後,放在書架上,無論會讀、或不會讀;很好,或不是最好,那本書所涉獵的範圍,都是你有興趣鑽研的。

藏在書櫃裏,那些書只露出書背的名字,時刻提醒你,在生命的某階段,你曾經有過一些執著、對世界有這種那種的好奇。

滾滾紅塵,也許日後身不由己,那些書縱使不讀,他們的存在無聲地呼喚你,不要遺忘那些未竟之志,不要遺忘有待啟步的旅程。


[中文大學校園一角]

***   ***   ***

漂書完結,但博群書節尚有很多節目:
20/3 2:30pm-4pm Michael O’Sullivan: Superheroes in Graphic Novel, Comics and Film


20/3 7pm-9pm 沈祖堯談「活在21世紀人工智能革命的時代」
22/3 7pm-9pm
傅月庵談「孤獨國裡的國王 我知道的清貧詩人周夢蝶
23/3 1pm - 2:30pm Peter Ferretto: The Space Where We Read: Designing with Books
26/3 7pm-9pm
陳方正談「為何現代科學出現於西方? 談李約瑟問題
27/3 7pm-9pm
唐亞明談「文革時期的輿論是怎樣形成的」
28/3 7pm-9pm
梁文道談「歷史記憶之必要」

相關文章:
穿越講堂,走進別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