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6, 2015

博士‧窄士‧謀士

(本文刊於晴報專欄《風起幡動》,此文為加長版) 

所謂博士。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最近自覺語言無味,給自己找到一個很好的藉口,正是因為拖拉多年,現在要「開始準備計劃提筆」寫PhD論文,學術文獻讀得多,進入 Permanent Head Damage 的大門。

正如陶囍說,所謂「博士」,正確一點而言,是「窄士」。學術界是生產知識的工廠,全世界千千萬萬人揼石仔,開拓知識新視野博大精深新範疇者稀,絕大部分優秀學者,博聞而融會貫通後,要在頂尖中鑽研頂尖,鑽進窄中之窄,才能找到niche;馬太福音有云︰「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最悲劇者,乃一番努力過後,以為發現新大陸,卻才明白《傳道書》的智慧︰「日光之下無新事」,沒有太多事有人能指着說「這是新的」。

走進窄之尖端,通常孤獨無味,容易心理變態。有能者,能找到新啟示新發現,造福世人,再由窄而博,從小看大,連繫、增潤、改寫現有理論;混飯吃者,則鸚鵡學舌,生產文章,滿足論文指標,掙扎求存。

港大副校長遴選風波,一時間,大眾突然關心學者的論文數目、impact factor 與博士頭銜。

世俗眼光,有時就是如此簡單︰西裝骨骨或穿醫生袍,就當你高人一等;生意賺大錢,就當你是成功商人;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數目多,就叫做頂尖學者。

可能我見識少,我從未見過一個優秀學者,會把自己發表論文之數目與 “impact factor” 掛在口邊,誇誇其談。正如沈旭暉所講,他投稿學術期刊,只為「防身」而已。

換個角度看,商人有錢,只代表你在錢搵錢的遊戲中很成功;同樣,學術論文多,也只代表在學術圈子裏,適者生存。當然,適應都是高超技巧,也需要過人能力;找尋理想的土壤,更需要細心經營。

富甲一方的商人,不一定受人尊重,有時還甚為可疑;內地很多大富豪的第一桶金都是一個黑洞,不見得光。學術界情況應該好一點,江湖地位高的學者,掌握資源人脈與研究經費,研究由學生做,成果掛自己的名字,外界就以為是學術泰斗;尤其在科學界醫學界份子生物學界,很多研究都是資源主導,無錢不行,無設備等同空談;有些學者很「成功」,履歷有幾百項研究,正常人怎可能有此能耐?有多少會親自做?

主流的國際學術期刊,由英美學界主導,他們有興趣的話題,多無關本土、亦與香港福祉無尤。教資會要求大學以論文多寡作評核標準,等同把香港寶貴的學術資源與聰明頭腦,都投放在生產離地論文的遊戲中。有識之士謂香港要「去殖民化」,這種學術生態正是徹頭徹尾的文化殖民。

多少學者,為勢所逼,化身生產論文的機器,埋首故紙堆與實驗室,消磨意志;就算有洞見,也寧願以學術語言,投稿到只有五十人會讀的學術期刊,爭逐所謂impact factor,而無心力把成果告訴世人,化成行動。這些,正是權貴所樂見。

大學教授春風化雨的能力難以量化,培養學生創意與思考能力的成果也很難量化,教授犧牲研究的時間,任職院長系主任搞行政的成效也難量化;於是,由上至下,識時務者與愚痴一輩,迷信世界排名,比較論文引用次數,把數字玩得出神入化。

還是那一句︰有價值的東西往往難以量化,但我們社會,就愛把能量化的東西當作有價值,再把能量化的東西當作武器,攻擊那些不肯欣喜地跪下當奴才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