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5, 2015

梁振英的港獨故事




因為梁振英一力抬舉,《香港民族論》這本書將會名留史冊。在Kubrick,書店職員說,放出來只半小時,就賣了三本;全城書店缺貨,火速加印,一紙風行。

刻意把施政報告,變成開戰宣言,梁特與其智囊的戰鬥格與鬥爭思維,一脈相承,從挑動反佔中輿論戰、人民鬥人民、豪擲催淚彈、任人堵路而樂見對立升溫、到爭議稍歇時,唔好畀佢停,用施政報告作舞台,鼓勵批判港獨,好鬥之心,一路走來,始終如是。

身為行政長官,要警惕「港獨」,可以有很多方式,可以在其他場合、可以不點名、可以寫文章反駁。今次梁振英選擇施政報告發重炮,而且在引言中就開火,直接點名《學苑》與《香港民族論》,繼而在記者會手拿一本《香港民族論》,高調宣讀。印象中,從未見過有特首在施政報告場合,手持「報告」以外的民間書刊,高調宣揚。沾沾自喜之態,可見處心積慮,誓要重挑爭端。

港大學生會《學苑》一脈,宣揚「自決」,在學界只屬少數聲音,他們的論述,亦不見掀起很大波瀾。雨傘運動後第一份施政報告,政治先行,不談和解,卻親手把「港獨」思潮放上議程,挑動新一輪鬥爭。

施政報告中不顯眼的一小段,在網絡上成為笑談,梁振英說曾有一位五歲小朋友問他︰「行政長官,我長大後住哪裡?香港還有沒有足夠的土地?」

眼利的網民立即發現,這個「故事」,原來梁振英很愛用,但以前只屬他的「想像」,現在竟然「夢想成真」,真正體現「信就會見到」的權貴邏輯。
製圖︰立場新聞
政治心戰,其中一個板斧是「講故事」,沒有故事,也要找一個,找不到,就作一個,講得多,連自己都呃埋。故事有脈絡、有影像感、有情節,容易記得,短短一句,都有故事感,容易打動人;但故事最忌作嘢,你以為機關算盡,其實很容易露出馬腳。

以故事作心戰的最高境界,是虛構一種想像,用以凝聚人心。Yuval Noah Harari在《人類大歷史》一書中,談「故事」對族群合作的重要,國家統一、民族興旺,甚至大家對「美鈔」的信任,都是集體建構的想像,它不一定為「真」,卻有團結合作的效果,令掌權者地位更穩固。

梁振英高舉「港獨」故事,所為何事?我相信,「務實」的香港人,對港獨,從來無興趣討論,就算「藍絲」也不會認為「港獨」「自決」的議題,在香港有發酵的土壤。以梁振英的「一國」思維,激發「港獨」議題,旨在引蛇出洞,港獨故事,是說給北京聽的,給十三億人民聽的。

這是梁振英自救,也是配合內地官媒以國家機器全力「污名化」香港的重要一步,官媒的宣傳口徑,早已把香港描繪成「大逆不道」、「有恩不報」、「寵壞了的孩子」;梁振英在「港獨」上大力加一腳,提供彈藥;「港獨」的故事,直接挑戰內地民眾深受教育的「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教條;「外部勢力干預」的故事,則喚起內地建構數十年的「外國欺凌、列強屈辱」故事。「港獨」故事,港人之「叛逆」,從內地網站與官媒反應可見,有如「執到寶」,大受吹捧,只得一方聲音,正是梁振英計算之內。

從此,梁振英在內地民眾與中央眼中,成為「捍衛國家統一」的大旗手,保家衛族的總司令,權位更穩,深得中央歡心,予取予攜。

***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