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ugust 16, 2013

爆粗與北極熊


區家麟|絢麗荒涼    (本文16/8/2013 刊於《信報》)


圖片裡,一頭北極熊,皮包骨,死在北冰洋的Svalbard島上。早前此圖在網絡瘋傳,有外國專家認為,全球暖化導致北冰洋海冰融化,北極熊難以覓食,荒原上長途跋涉,這頭北極熊最後累極餓死。

餓到皮包骨啊,好可憐,全球暖化禍害之見證­——好心人很多,都動了惻隱之心

真的是餓死嗎?

曾到過不少寒冷乾燥的地方,見過一些野生動物屍體。苦寒之地,動物死後,一般是肉先腐,而皮毛尚存。簡單而言,無論任何死法,若附近沒有食腐動物,屍體會有一段時間呈「皮包骨」形態。

懷著這個疑問,最近讀到一位中國學者段煦寫的博客文章,原來他不久前同樣檢查過這頭北極熊的屍體,他認為,這北極熊是老死的,不應直接歸因氣候暖化而餓死。他拍照佐證,可見北極熊的牙與爪均已嚴重磨蝕,難以獵食;他提出北極熊之死的另一可能:因衰老、退化而死。是耶非耶,有討論空間。(請看:段煦〈'我眼中的那條北極熊新聞〉)

溫室氣體排放導致全球氣候急劇變化,科學界掌握長期數據,早有充足佐證,毋須懷疑,但是,「北極熊皮包骨餓死」,有圖不一定是真相,圖片令人直觀,觸動情感,往往令人忘了考慮全局。
(此圖轉自The Sun)
又例如早前瘋傳過一輪的另一圖片,一頭北極熊在浮冰上站起來,前肢撐著破冰船,很多報道標題都說:北極熊疑似下逐客令。編輯都算小心,用了「疑似」字眼,因為大家都清楚,子非熊焉知北極熊的心思,但小熊的可愛趣怪動作,自然引發諸多聯想:人類活動、北極生態危機……

事實上,那些破冰船,是頗商業化的「歷險旅遊」,人來看北極熊,北極熊也來看你。北極熊不怕人,也好奇,常與人你眼望我眼,那頭北極熊想推開破冰船還是想爬上破冰船,你如何知道?有朋友曾目睹,北極熊會留在破冰船旁邊,等待遊客拋下食物,甚至會做出「乞求」的動作!

還有這幅「地球叔叔」,早前在面書讀到,標題是:「看看34年前的地球叔叔,綠地很多、海水很藍。」很多人又likeshare,留言慨嘆:綠色變了黃色,地球叔叔病了。

假設這圖沒有改圖造假,很明顯,圖中「對比」,這只是夏天和冬天的分別,不可能是1978年與2012年的地球叔叔的分別,陸地的顏色,主要受植被影響,植被多寡,則直接受季節影響。圖中美國東部的「植被」,實際是大農場的作物,冬季大地枯黃,正常不過。地球叔叔確實病了,但不能從這圖看出來。(早前博文:34年前的地球叔叔)

地球色彩四季交替變化,這個比較像真。轉自華盛頓郵報網站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在《快思慢想》中反覆說明,人雖然有邏輯思維的能力,但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時間以直覺、情感,作快速判斷,「我們會對顯而易見的東西看不見,而且我們看不見自己的看不見。」一幅圖片,一句說話,就能掀動直覺,自製故事。「人們不想知道更多訊息,以免破壞原有故事的情節。」

這就是人性,而很多政壇醒目仔,深明人性弱點之妙用。

林慧思老師爆粗事件,為何梁振英與激進建制派死咬不放,因為「老師講粗口」入腦易明,普羅大眾只需聽到「老師講粗口」五個字,已能觸動情感、啟動道德潔癖、不用思考、不需了解,已能有意見、下定論。以爆粗事件,爭取善良單純的市民支持,好使好用,萬勿錯過。

相反,為何不探討事件起因之「警方處理法輪功與青關會衝突時如何及是否有責任保護團體表達自由」呢?因為論題一涉法律、判例,普羅大眾不明白,甚至連青關會與法輪功是什麼也不知道,從何談起?順理成章轉移視線、暗渡陳倉,高招。

近來很多論調,如「廉署不告林奮強張震遠,舉報者為何不道歉?」「佔中運動搞亂香港、樓價大跌!」「你睇搞到香港幾亂!」皆同出一轍,用以偏概全或無事實根據的論述,濃縮成「亂」、「影響經濟」、「誣告」的結論,觸動情感,靠嚇,不用多解釋,普羅市民立即收到。

天水圍社區會堂裡撐梁的小市民,都是善良的;會堂外的金毛紋身口罩黨,也許心思單純。我們要留神的是,背後那些陰陰笑的西裝友

相關文章:
摺凳出動了
陳冠中說得太好了,最近發現,越來越多這樣的人:專業經理人張得志


(上圖: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學生會幹事會製圖。)
什麼標準?咪就係「老師講粗口」五個字,已能觸動情感,即落定論,省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