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pril 11, 2013

大西南圖話(4): 新農村集中營




微博上,偶見「學者梁鴻」發了這張相片,是海南一個「新農村」樣版。

有人說,像集中營;有人說,是豬圈。

把人圈養起來,沒有個性,一式一樣。官方話語,這叫「現代生活」、「城鎮化生活」,太方便了、太美好了。

在大西南,也見過類似的「新農村」,規模沒這個大,亦不至於是如此集中營似的壓逼感,但觀察倒是很相似:

----很多新建設,純為建設,不為生活。例如在汶川地震災區附近,就見到很多新建築,都屬災後援建,但幾乎都空置,沒有活動。這些新建築,有些是住宅、有些是甚麼農業基地,明顯為了要把錢用完而建,完工後即空置,因為不知如何用。

----一些地震災區,其實影響不大,但地方政府得款重建,當然食得唔好嘥,重建這些「新農村」,大批農民牧民聚在同一地方,沒有田地牧草,根本不能生活,尤其在藏區,很多人搬家回山上。這些新房,只作為「出城歇腳」,或於旅遊旺季,短暫出租作民宿之用,農民牧民當然歡迎,但效益不大,類似這樣「空城計」村落,見到不少。

----建設快,代表快速投入、快速增加GDP,故新建設多一式一樣,倒模興建,無限複製,毫無個性,不以人為本。

----這種「發展觀」,經官方長年落藥,愚民有成,確實有不少農民相信,這樣的城市化就是好。

----在這個「新農村」的新聞報道裡,還看到「共產黨萬歲」的「豐碑」,政權的認受性,就是透過不斷的建設而塑造。

----原有的農村生活空間,有樹林、綠蔭、悠閑玩樂的小園,都被官員挪用「發展」,換來這些幽閉空間;官員卻告訴大家,今天應該很高興。

當然,我們同各地農民傾談,很容易發現,大部分人對「繁榮」、「美好生活」的想像,皆傾注於這種所謂「城鎮化」;正如我們城市人,常醉心野外生活一樣。

作為城市人,我一直嘗試避免「浪漫化」農村生活,希望以較抽離的角色看問題。當中所見,容後再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