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November 3, 2010

歧路亡羊

古時一個農家走失了羊,全村人合力搜尋,卻發現山間滿是岔路,小徑分岔又分岔,分岔再分岔,最後眾人迷失在山間小徑,羊尋不著,也浪費了時間。這故事比喻世事繁雜多變,世人往往鑽進細枝末節,迷失方向。

一位老中醫愛用這個「歧路亡羊」故事,形容現代西方醫學。

綜觀近代醫學研究的發展:對付流感,科學家追逐流感類型,製造相關疫苗,但流感變種,疫苗無所用;對付惡菌,抗生素越來越強勁,惡菌的抗藥性又相應提高,走進武器競賽般的惡性循環,惡菌難以降伏。

科學家已破解人類三十萬個遺傳基因的排列,但對眾多遺傳病或慢性病仍是茫無頭緒,因為蛋白質的角色也很關鍵。蛋白質是細胞傳遞信息的使者,也是啟動基因的重要指令員,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廿種氨基酸,不同的組合理論上可形成無數種蛋白質,同一種蛋白質的摺疊方式也會影響其化學反應。尖端科技帶領世人走進令人眩目的細節,卻發現細節裡有更多細節,細胞各種變化,因果互為影響,難以量化施治。

當然,讀生物科學和當西醫的朋友一定質疑,岔路多,難道就不走嗎?原地踏步,難道就能把羊尋回嗎?當今人均壽命大幅提高,難道不是多得西方醫學嗎?

老中醫的意思是,當西方醫學耗費心力與資源,在岔路中尋羊,卻一再在岔路又岔路中迷失於細節,中醫的數千年治病經驗與其整體觀,應獲得更多重視。

我想,岔路多,羊也是要尋的,最後縱使尋不著,總算走過新的路,總有些得著。

最近,在讀那些山一樣高的結構/文化/新/古典馬克思主義現象學文化研究政治經濟學民俗學種種,深深陷於「歧路亡羊」的境地。

有些歧路,深入異境,風景秀麗;有些歧路,轉彎抹角,最後是不知所謂。

你不知最後會尋到什麼,但總算走過尋過,看過一些風景。沒看過就沒有發言權,這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