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September 19, 2010

心病.心藥

年初《新聞周刊》一篇有關抗抑鬱藥的報道 “The Depressing News About Antidepressants”,引起不少人談論。(文章很好,但很長,小心!)

這不是什麼新聞,早於
1998年的研究已發現:坊間流行的各類型抗抑鬱藥,七成半的作用,是安慰劑效應。所謂安慰劑效應,即心理作用,在藥物測試的對照組裡,有人吃真藥,有人被告知吃了藥,事實只是糖衣澱粉的「安慰劑」,結果發現,安慰劑的藥效也不錯。

藥效是由權威的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認證的,應不會有錯吧。《新聞周刊》的報道指出,藥廠一般做大量藥效研究,不同的實驗方式與嚴謹水平,得出很不一樣的結論,但藥廠往往只提交那些「證實有效」的驗證結果予藥監局,藥監局只要求兩個正面的測試結果,藥物就可以推出市場,卻不管其他證實無效、不會發表的研究。

有生疑的科學家利用資訊自由法,要求政府與藥廠提交失敗的測試,首先發現原來四成的臨床藥物測試結果是無發表的,把這些偏差計算在內,發現八成二的抑鬱症藥效屬安慰劑效應。即是說,隨便吃顆糖,只要你以為是藥,已經有顯著作用。

報道說,大約有十分一美國人,被診斷為抑鬱,人人吃抑鬱藥,但扣除安慰劑效應後,藥物只對病情屬非常嚴重的抑鬱症病人才有效,此類病人只佔
13%

縱使藥物作用比預期少,總比不吃好吧?這一派的科學家認為,藥效少,又有副作用,開始吃藥後又難以減藥,可能得不償失。

平常我們聽到「安慰劑效應」、「心理作用」等字眼,感覺負面,因為代表著藥物無效,吃了藥感覺良好,只屬錯覺。

有朋友指出,安慰劑效應也是效應,心理作用也是作用,醫學界應研究如何善用「安慰劑效應」,因為這些用澱粉質或維生素裝扮的藥物,既廉價亦無副作用,如果竟然有效應,為何不用?

《新聞周刊》的報道指,有研究證實,安慰劑效應能對付痛症,神經緊張,潰瘍,風濕性關節炎,牛皮癬等病症。科學家認為,病者只要真心相信那是藥,吃藥後產生「被治療的感覺」,可能引發某些激素分泌,有助舒緩病情。當然,癌症或細菌引發的疾病,「安慰劑效應」用不著。

這也許應驗了中國人的古老智慧:心病還需心藥醫,也或解釋到,為何坊間如此多「另類療法」、「心靈治療」,醫理荒謬,違反科學,卻又歷久不衰,有時甚至追隨者眾,也是「心理作用」作怪。「信仰」的力量,可能比一般人想像要大。

再推論下去,很多「療法」之所以成功,實質在於市場推廣成功,自能取信於人,與藥效之關係可以甚微。例如藥賣得貴、或入口自日本、或由穿著醫生袍的「外國專家」親自示範、或創造字眼、製造一套高深莫測的醫學「理論」,很多人照單全收,真心相信,若碰巧能醫心病,有強力安慰劑效應,竟而信者得救!

文章的作者亦察覺到,寫這篇文章有一個「深層次矛盾」,所謂「安慰劑」的效用,在於患者「認為」有用,這篇文章踢爆抑鬱症藥的問題,豈非連原先的安慰劑「效應」也消失?作者認為,這是整體社會資源分配的問題,既認識到抑鬱症藥有問題,而「心藥」有實效,社會應投放更多資源於基層醫療、精神健康、社區關懷等環節,而非出巨資買那些作用有限的藥物,讓大藥廠賺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