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February 20, 2022

幽暗中的微光

 


遊亞美尼亞,最古老的基督教國家,簡樸的石室教堂,年月燻黑了廊柱,拱頂微明,一室幽寂。

美感難以言傳,直至偶然讀到日本大文豪谷崎潤一郎之《陰翳禮贊》,才明瞭所謂美不在於物體本色,而在其陰翳明暗。

古時沒有一室光透的電燈。谷崎潤一郎說,日本的寺廟與居室,設計簡樸,淡淡日光於庭院反射,閃爍不定的微光,透過紙門,沁入沙壁,美與不美「完全取決於陰翳的濃淡,別無其他秘訣」,就算居室中設置花藝,也只是襯托周遭的陰翳與微明;居室之美,無非源於柔和而微弱的光線。

谷崎潤一郎酷愛漆器,今天不流行,只因其深沉顏色,只於舊日黝黑居室燭光下的朦朧微光,才能顯現其美;他認為,畫師在漆器上塗上泥金,必然想像那是在幽暗燈光才能欣賞到的纖弱韻味;用漆器盛飯,能襯托飯粒晶瑩如玉,閃閃生光,更能刺激食慾,珍惜米糧。

谷崎潤一郎痛心現代人習慣追求金銀閃爍,或潔白明亮;結果就是照明過度,一眼望穿,沒有神秘感,失去想像空間,蓋過纖細的幽明暗語。

讀懂了亞美尼亞古老教堂的暗黑絮語。拱頂微光,灑落被燭淚飛灰塗抹得黝黑的石牆上;時光在陰翳中靜止,歲月無聲,霎眼千年。

如果前路是一片漆黑,我們就要學懂欣賞幽暗中的微光。

亞美尼亞:Geghard Monastery

西貢青洲鶴岩
*** 

(本文輯自作者年前《明報》專欄,此文略有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