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July 10, 2021

香港最後的荒野

 

火石洲「龍宮」洞外尖石

有關香港地質公園,有一個人盡皆知的小秘密。萬宜水庫東壩的六角柱石景點,其實只是小菜一碟,崖壁氣勢平平、人工斧鑿痕迹重、又非臨海,沒有澎湃大浪;那處聞名,只因交通最方便,有車路直達,方便親子同樂,夠安全而已。

真正的世界級景致,在不遠處的花山海岸、甕缸群島與果洲群島一帶,那方岩岸,長年抵受颶風與季風鼓起的巨浪,六角柱巖壁高聳險要,狂濤拍擊,雕鑿成曲折海岸線與幽深海蝕洞。

甕缸群島一帶的奇巖海洞,其實不算什麼隱世秘境,香港山海系前輩如祁麟峰與梁榮亨等,早已著書立說圖文並茂,「東海四大名洞」早已是外海標記,只因為風高浪急,常人難以登島。往日遊人多於風平浪靜日子,僱小艇穿拱,再上岸近距離觀賞宏偉柱石;今天綑邊一族不滿足坐船遠觀,穿上保護裝備,見洞探洞,遇石攀石,遇上險壁爬不過,則跳海泳渡保平安。

最近,終於有機會綑遊吊鐘洲的吊鐘拱門,連同火石洲的欖挽角洞、橫洲的橫洲角洞與沙塘口山的沙塘口洞,總算踏遍「東海四大名洞」。這「四大名洞」,算是香港「泳綑界」(coasteering) 的必遊入門景點。

「四大名洞」之一:吊鐘洲吊鐘拱門

四大名洞之一:橫洲橫洲角洞


這些巨大的海蝕拱,都是浪濤轟擊最激烈之處,侵蝕出詭奇地貌,如吊鐘拱門,附近的岬角海溝,水道與海洞曲折幽隱,一彎靜水不遠,已是巨浪澎湃;又如橫洲角洞,附近是馳名的「海上宮殿」,高聳六角柱石崖壁上倒懸,尤如宮殿吊燈;爉燭洞是一狹窄海洞,洞內浪花飛濺,遠望另一邊洞口,如燭光明滅。潮起潮落,浪高浪低,海洞千姿百態,幽藍水波與碧綠光影搖曳,或水廉擋路、或洞中有洞、海浪洗擦,岩壁石紋流麗;探頭水中,遇上清澈玻璃水,透視巖隙中的生命,又是另一個世界。

四大名洞之一:沙塘口山之沙塘口洞

四大名洞之一:火石洲之攬挽角洞

喧鬧大都會不遠,就有如此美景;這地沒有開發、亦不能開發,自有前因。受制於地勢海流,西貢東海一帶的奇巖,只能於盛夏吹西南風,海浪稍平靜時,才有機會一探。其餘日子巨浪滔天,又沒有像樣的碼頭、沒有路,而且石柱陣險要、破碎,若要開路招呼遊人,交通、救援、安全、保育等問題難以解決。

一直以為是這個原因。

最近偶然見到珠江管轄的萬山群島如桂山島一帶,同樣孤懸大海,飽受急風巨浪,原來很多小島已逐步開發,有小鎮村落、有採石場、有新填海地;最近更在商議南方島嶼開發大計。天地為我所用,沒有什麼地方不能發展,一切都是有待宰割的「資源」。

一片髒亂的世界,能保留小片淨土,我們要感謝前人的眼界,我真係好鍾意香港。

大癩痢島(綠蛋島對出)

[補充資料:這些地方如何去呢?答案是很麻煩。首先,由於向東沿岸及島嶼風浪大,一般只能於夏天六至九月,香港吹西南風及波浪不大的日子才能去。到這些島嶼,沒有公共交通工具,只能租小艇或遊船,價錢昂貴。近來愈來愈多人划獨木舟去外島,但由於路途遙遠,又要過大海,有暗湧,比想像中難,很多人臂力不支,勿輕易嘗試。遊外島洞穴,若要落水沿岸綑行,必須有齊助浮衣澗水鞋等裝備,必須擅泳、擅攀爬,否則易生意外,外島偏遠亦沒有電話訊號,救援困難。]

***   ***   ***

(本文部分文字原刊於《蘋果日報》專欄〈無名字荒野〉)

相關文章:

黑洞巨浪石柱群:橫洲十二景

花山圖集,給他們一個名字

南果洲三奇洞

六角柱石誤會

【惡法日誌】暗湧潛行 巨浪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