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28, 2019

TVB直插谷底,大公文匯敬陪末席:傳媒公信力啟示

[立場新聞製圖]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公布三年一度、市民對香港傳媒公信力的評估。是項調查過去十四年,大約每隔三年一次,問同樣問題,故有時間軸橫向比較的價值,理解市民對個別傳媒的公信力評價及其趨勢變化。

最新一次調查,於八月中以電話隨機抽樣,訪問1079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反修例運動進行時,市民對傳媒公信力的評價。

有幾點趨勢,值得注意(詳細圖表及文章,請參閱鑰機教授《明報》評論):

**TVB的公信力評價大幅下跌,不只是眾電子傳媒中包尾,評分由三年前5.88跌至4.45,跌幅顯著。TVB在十三年前的調查中,公信力超過七分,短短十多年,’CCTVB’之名深入民心,公信力評價崩盤。同樣是紅色資本買起,《南華早報》仍能維持收費報章中最高公信力,TVB則直插谷底,數十年艱苦經營,公信力極速殞落,已跌至僅比黨報「文大商」略高。若然TVB主事人繼續心安理得,自我感覺良好,距離《大公》《文匯》公信力齊名,只餘一步之遙。

**《文匯》《大公》《商報》等中聯辦直接控制的黨媒,公信力低處未算低,三兄弟齊落,其中《大公報》敬陪末座,公信力評分只有3.30,證明了香港人眼睛非常雪亮。順帶一提,近年《文匯》《大公》以免費報形式,入侵各屋苑大堂,公信力最低報章,報紙架甚至寫上「公平持平及時準確」等宣傳字眼,污染環境,又沒有付管理公司及業主廣告費。為何眾多屋苑的管理處及法團,容許這些公信力全港最低的傳媒,污染閣下的屋苑環境?耐人尋味。

**報章公信力幾近全線插水,跌幅顯著。所有報章之中,只有《蘋果日報》公信力逆市上升,更排名收費報章中第三位,是有調查以來最高位。《蘋果日報》飊升,似乎與反修例運動中,廣大讀者找尋自己認同的媒體有關,卻似乎這類仍能反映民意的報章買少見少,市民選擇只剩下《蘋果》。當然,收費報章整體公信力下滑的趨勢,似乎亦因為媒體轉型,市民接收資訊習慣正轉為網上閱讀,實體報章新聞遲了半日,況且內容不一定比網上資料豐富,致市民觀感轉差,公信力拾級而下。值得注意的是,傳統報章的公信力,是次調查全線最高只有5.89,只是「五字頭」,比較十多年前,很多收費報章都有「七字頭」的公信力,相差甚遠。

**電子媒體 Now / ViuTV 進佔公信力第一。逆市有顯著上升的,還有Now/ViuTV,十年前Now TV在電子傳媒公信力中排在後段,不足十年間奮起直追,是年調查超越香港電台排名第一,可喜可賀。

**最大贏家是網上媒體,立場新聞升幅顯著。一眾網絡媒體,包括《立場新聞》、《香港獨立媒體》、《HK01》,公信力有顯著升幅,其中英文新聞網媒《Hong Kong Free Press》,有5.56分,公信力評分若與收費報紙比較,可以排第四位,僅比《南華早報》、《明報》及《蘋果日報》為低。《立場新聞》的市民評價更為驚人,公信力有6.69分,在所有類型媒體中整體排第三,僅次於Now/ViuTV (6.76) 及香港電台(6.72);《立場新聞》的公信力評價,比所有類型報章都要高。《立場新聞》的冒起,理應同反修例運動初期的報道有關,除了有個人風格的現場直播外,多次重大事件如衝入立法會、元朗721白衣人無差別打人事件,《立場新聞》記者都捕捉了重要元素,聲名大噪;其臉書粉絲數,亦由年中25萬,激增至年底逾110萬,影響力及讀者量以數倍增長。

每次談到這個公信力調查,總有朋友質疑,如何量化計算?其實這個調查,只問「觀感」,並非有所謂科學方法去「計算」公信力。:「我會逐一讀出香港個別新聞媒介機構既名稱,想知道你覺得佢地有幾可信,你可以俾110分,1分表示可信度很低10分表示可信度很高。」(然後調查員會根據電腦隨機編配先後次序讀出新聞媒介機構的名字。)

有人或會質疑,如此問「觀感」(perception) 不準確呀,本人以為,很多問卷調查,若然問人事實問題或政策問題,被訪者一知半解就講「觀感」,問卷意義確實不大;但若問「傳媒是否可信」等「公信力」問題,本身就是一種感覺、一種觀感,觀感直接影響及反饋你是否信任某傳媒,這調查方法有道理、簡潔清晰,而且多年來持續做,問同一問題,有對照價值。

是次調查的最大警號,在收費報章,全部報章(只《蘋果日報》倖免)公信力都錄得統計學上的顯著跌幅,這種現象於電子傳媒及網媒皆不存在,電子傳媒仍然是「家中的社交媒體」,衰落速度較慢,而且聲音影像亦較容易轉化為網上內容,適應新一代吸收資訊的習慣。反而收費報章政治取態似乎日趨保守,被逐漸收編後,與民情脫節,轉型網絡步伐緩慢,創意與新內容欠奉,只要看看近半年來傳統收費報章報道反修例運動的表現,皆無甚突出之處,可見一斑。

***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