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7, 2018

荒原一碌柱


非洲原野上,一條條灰色圓柱,無字、無標記、有點粗糙。

吉甫車在荒野上奔馳,就是為了找這碌柱,然後我們俯伏在大地上,以非常貼地的姿態,為它拍張照。

這些柱是界碑,標誌著村界、地權。

此行以樂施之友身分,跟隨樂施會到坦桑尼亞考察,荒原上一條條柱,代表着樂施會在這一帶的一大援助項目。

志願組織於天災人禍救急扶危,很易理解,災民悽悽慘慘戚戚的臉容,易觸動人心;要解釋這碌柱的作用,說明如何用「界定地權」的方式去扶貧與發展,以往零零散散聽過一些說法。這一回,實地了解,才恍然大悟。

首先我們要明白,大都會如香港,土地有人測量、有具體規劃圖、地界劃得清楚、土地權利亦清晰界定,私有產權受保障,這些東西我們視為理所當然,不會察覺其根本重要性。

但在坦桑尼亞,全國只有四成土地測量過,很多村界不清晰,也沒有地契這回事;全國則只有13% 村落有土地規劃圖。不同部落為爭奪牧場與水源,常有衝突;地權不清,農民不能長遠打算,銀行亦不肯借錢,土地價值大減。婦女法律上雖然可以繼承丈夫土地,但由於沒有恰當文件,丈夫去世後,土地常被夫家兄弟佔用,無處申訴。

土地無測量、無規劃,歸根究柢,就係因為窮。因為測量土地需要人力物力,規劃土地則需要各方有勢力人士肯協調。

樂施會做什麼?他們組織人力、提供汽油及資助,設計一套省錢的測量土地方式,又組織居民與地方政府商議劃定村界、共同規劃土地用途。

這世界有個天字第一號真理:屬於自己的東西大家才會愛惜。土地擁有權清晰以後,地是自己的,村民重視保護水源、不會過度放牧;有土地證,銀行較放手借錢,婦女土地繼承權也有保障。土地有憑有證,才成為可動用可買賣的財產。

存於村辦公室的土地證
樂施會從試點開始,現在計劃擴展到十五條村,工作人員說,試點成功後,現在其他村的村民明白有好處,願意自己付錢做土地測量,還問為何他們村子仍未有這些服務。樂施會的策劃人希望,計劃可以如滾雪球一樣,伸展到全區96條村,現在開始在國會層面遊說,由政府出錢,把土地測量計劃擴展到全國。

當地樂施會負責人有句說話我印象很深,她說:We are not providing service, we are setting examples. 意思是,他們的工作,不是要提供服務,而是要樹立楷模。提供服務,只是一時一地;試點做得好,就是一個示範,四周的人會學習一齊做,更推動中央政府用國家資源,把計劃推行全國,這招叫四兩撥千斤。

婦女擁有房屋的產權,還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秘魯的例子可見,婦女與丈夫共同擁有房屋產權後,家庭生育率會降低,可能是因為婦女對財富擁有話事權後,家庭地位自然提高,生育多少孩子,與丈夫有較大討價還價的能力。*

土地是財富的根本,管理好土地,是脫貧的第一步。一塊界碑,如定海神針,如此扶貧,才算打通經脈

*Abhijit Benerjee & Esther Duflo, Poor Economics: A Radical Rethinking of the Way to Fight Global Poverty, P116.

***   ***   ***

坦桑尼亞行之四

(此文內容刊於明報專欄《2047夜》,此為加長版。作者最近以樂施之友身分自費到訪坦桑尼亞。)

相關非洲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