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28, 2015

故事未完︰消失於鬧市的攝影展




是日,TC2 Café,牆上掛著這幅得獎經典照片。很熟悉的新聞圖片︰雨傘運動,警方旺角清場一幕,岑敖暉被捕一刻。

這是《前線‧焦點》新聞攝影比賽的2014年度圖片,《香港商報》記者所攝。按往年做法,數十張得獎圖片,應該在各大商場巡迴展出;這一年,為何大商場不見展覽,只是來到這家在太子的小餐廳?

旁邊有一位說普通話的食客,看衣著髮型,應是內地人,他問︰這是拍戲的劇照嗎?

內地客一問,說明了這張 Photo of the Year 的張力,非同小可;也說明了,還有無數的人,不太知道2014年的秋天,香港發生過甚麼事。

還有食客問︰這些相片是買回來當裝飾嗎?

我也有疑問。

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的《前線‧焦點》新聞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展覽,過去五、六年,每年巡迴在各大商場展出,在時代廣場外的公共空間展過、在尖沙咀、觀塘的大商場都展出過

獨是這年,沒有商場巡迴展。

商場展覽,一般是商品展銷、卡通人物造型、電影場面模擬,給途人一個 photo op,同高達合照、同 minions 合照,事件就實在了,自己就活過了。

新聞是歷史的初稿,新聞相片是記錄,也是一個旅程;每年《前線‧焦點》得獎作品展,帶我們經歷一年來的喜怒哀樂,重現觸動人心一刻。新聞得獎相片展覽,跳出商品化娛樂化消費主義的框框,彰顯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品味,帶領商場顧客,體驗另一種旅程,商場背後的大財團,理應百分百歡迎。(當然了,若獲獎的新聞圖片中有財團的大老闆,則是一個炸彈。)

以往所見,新聞相片展覽,商場裏圍觀者眾,原因不難理解︰因為圖像直觀,不用費心力閱讀,適合不同年齡層,商場人潮中,懷着不同心情的過客,隨時切入退出,都能明白圖片裏的故事;圖片展,沒有影片,不怕駐足觀看會花時間,圖片展也沒有連篇文字,不會嚇怕成長於圖像世界的新人類。

而且,這個新聞攝影比賽,評審之認真嚴格,行內聞名,獲獎相片既有美感,亦多有時代感與震懾力。新聞 junkie 如我,正是因為這些相片百看不厭,每年都會留意比賽結果與展覽日子;攝影記者的靈巧與辛酸,也為我每年增添大學課堂的教材。

然而,這批相片,今年無機會在人流旺盛的商場展出,只能轉移到TC2 Café 與四間大學的角落。

再留意一望,過往多年的主要贊助商,今年也不再贊助是次展覽。

原因是甚麼?不能肯定。正如香港正在變化的一點一滴,明眼人看穿是甚麼一回事,但沒有人會站出來承認,也沒有受害者會明言。一講,就會有人質問你︰「證據呢?有甚麼證據?」(例如,權貴代理人干預港大校政,你有乜證據?媒體自我審查,你有乜證據?)

這一年來,權貴們的說辭,股市跌,賴佔中;樓市跌,賴佔中;旅客少了,賴佔中;零售「寒冬」,賴佔中;獨是有些東西不會說「因為佔中」。

贊助商不再贊助了,不需要同你解釋,為你列舉理由;商場不借出場地,一句今年「無空檔」,就可以推搪過去。

你懂的。

獲獎的2014年新聞圖片,與以往有甚麼不同?沒有不同。

圖片一如既往,反映過去一年,香港一些觸動人心的場景;結果,很大部分與佔領運動有關。雨傘運動是回歸十多年來,社會矛盾的總爆發,時代板塊的碰撞與扭曲的斷層,自然是記者的「前線‧焦點」。

但是,雨傘運動,在好些圈子是十級禁忌、死亡之吻;有些主事人,也許沒有強烈意見,但政治觸覺敏銳,讀懂了權貴肚裏條蟲,如驚弓之鳥,恐懼與政治沾上邊,吃喝玩樂娛樂至死最安全;他們深知不要自找麻煩,於是自我審查,防患於未然。

問題是,這些相片,有多敏感?

例如岑敖暉被捕這一幕,《香港商報》記者麥鈞傑所攝。到過現場就知道,要拍到這些相片,考耐性、考應變、要勤力、冒險,要在適當時間,站在適當位置,才能捕捉到年度一刻。
2014《前線‧焦點》新聞攝影比賽年度圖片,麥鈞傑攝。轉自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網頁

這張相片,你讀到甚麼?境隨心轉,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悉隨尊便。

黃絲或許讀到警察的強權武力,岑敖暉卻堅毅不屈腰板挺直;藍絲或許讀到警方平暴有功,捉拿一眾廢青刁民,慶賀雨傘運動結束;勇武一族,又會見到左膠自製光環,站着等拘捕是散水大計。

一張新聞相片,正如任何方式的表述,當然沒有「絕對客觀」這回事,攝影記者選取的角度、場景、時機、表情,拍攝後刊出哪一幅,都需要個人判斷。傳播學者 Michael Schudson 曾言︰新聞不是一面鏡,新聞是一種呈現 (presentation),而所有呈現都帶有選擇性。

一幅新聞圖片,不立文字;我以為,比一般的書寫更純粹。呈現事實,總有一個角度,攝影記者捕捉了當時的真實場景,真正發生過,留下的記錄,就是歷史不能抹殺的永恆。

如果有人會覺得這些相片很敏感,那是因為你過敏;你過敏,不是因為外來勢力,係你心有鬼。

不過,香港患上嚴重過敏,要長期食類固醇慢性自殺的人很多。

例如那位本來好地地開記者會邀功,緝獲「侵權花燈」的海關要員,就硬是不敢提一句侵權貨來自內地,只說「來自鄰近經濟強國」,他若非太過幽默,就是嚴重過敏病患者。這句「來自鄰近經濟強國」,無論如何,已成為潮語,將會成為一個時代的笑柄。

也請不要笑,你與我,都隨時是笑話的一部分。那位 he-who-must-not-be-named ,人人都知道他存在卻連名字都不敢提的佛地魔,人人自覺防範,惟恐行錯半步,萬劫不復。這種無聲無息的滲透,腐蝕人心,熔解核心價值。好些醒目香港人,走在時代尖端,自我設限,劃地為牢,到了一個荒謬的地步。

為我們的城市悲哀,也為香港一群努力而專業的攝影記者不值。

請支持他們,香港攝影記者協會的新聞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展覽,時間及地點見圖︰


網上圖片︰
2014《前線‧焦點》得獎作品一覽

***   ***   ***

相關文章︰
呈現事實,是選擇的過程︰一比一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