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30, 2014

赤洲︰紅石迷城

天色陰沉,暴雨似來未來;初夏,翳悶無風,揮汗如雨,同行人開始有中暑迹象;這裡荒島一個,沒有電話訊號,卻有很多蚊。

又濕,又癢、又熱,為何選這個時候到赤洲?船家說,你們來對了時候。

這赤紅荒島,沒有碼頭,遊人上岸要「搶灘」;入夏後轉吹偏南風,浪稍歇,小艇才易靠岸。船家說,到八月,浪又開始大,初夏至七月,是最好時機了。

位於新界東北的赤洲,是地質公園主角之一,岩石裡鐵質氧化,全島是赤紅色的沉積岩。斷石高崖、深沉的赤洲洞,赤紅斑駁,如猙獰巨口,深藏荒涼一角。


赤洲洞
海邊斷崖擋路,有時要涉水而過,有時要翻山穿密林,島雖小,卻險阻重重,走過紅色卵石灘,彎身過崖邊棧道,最後到達「赤漠迷城」;島南岬角,巨石如城堡,登上岩頂,忽爾清風送爽,暑熱全消。


赤紅卵石灘
棧道是環島必經之路
一把脆弱竹梯,又是環島必經之路
「赤漠迷城」
這天,同行人狀態欠佳,為安全計,提早回頭,未能全島綑邊一圈。旅程又豈會次次舒泰盡興,若能有幾絲遺憾,也好,我們又有再來的理由。

***   ***   ***

到赤洲,可於黃石碼頭租快艇,人頭計每位$110來回,最低消費一千大元。

赤洲雖小,可探之處甚多,但遊人稀少,山路荊棘滿途,綑岸攀石灘行較方便,但有一兩處潮退時亦水深及腰,風平浪靜時雖然安全,但不願濕身者則難行。綑邊閑遊,最少預留四、五小時。赤洲為一荒島,帶備足夠食水補給,行山經驗淺者不宜。

五月中到訪時,天熱,無風,有點焗,蚊類生物,似乎很餓,叮咬時不覺,回到家,兩腳有紅疹,痕癢了幾天。

炎夏來到,轉吹西南風後,風從海裡來,吹走污染物,藍天白雲誘人,但太陽凶猛,酷熱難耐,對大部分人而言,遠足郊遊未必如秋冬般舒泰。

多處斷崖,可選擇不爬,繞高位密林而過也可。

搶灘處,有瀑布,上船前,可以痛快沖涼。
(本文部分段落刊於晴報專欄《風起幡動》,此為圖片及加長版) 

附近其他島嶼︰



Thursday, May 29, 2014

「客觀」的迷思與反思



(本文 29/5/2014 刊於《明報》觀點版《媒體解碼》,本文為加長版)

新聞,確實要解碼。平常一齣電影、一篇小說,評論人逐字逐句落力解構,每一場景每段鋪陳,巨細無遺分析,卻甚少人解構新聞,而新聞卻是我們幾乎每天都會接觸的東西,獲取時事資訊的主要來源。

Alain de Botton新作The News, A User’s Manual (中譯《新聞的騷動》) 開宗明義,新聞需要「使用手冊」,絕大部分商品,都有「使用手冊」,但奇怪,新聞沒有。狄保頓形容,閱讀新聞自然而然,像呼吸與眨眼一樣,新聞之編寫鋪陳,往往被認為無須深究。

然而,新聞媒體塑造意識形態、影響輿情、滲透社會價值觀的作用,卻是彰彰明甚。De Botton說,革命分子奪權,不會走去奪取博物館,不會扣留小說家。看看泰國軍人政變,第一時間就是出兵控制電視台;香港殖民地時代,廣播機構全設「五台山」,出入唯一道路,設軍營駐守,緊握廣播道重地之咽喉。共產黨管治,半世紀不變的,是緊抓筆桿子,收買、攏絡與統戰傳媒高層。

國家副主席李源潮早前高規格接待香港傳媒高層代表團,特別提到希望香港傳媒,「以客觀、公正、持平、理性的聲音,引導香港社會抓住國家改革發展新機遇……」傳媒要「客觀公正」之說,由公眾、記者、傳媒老闆、官員至國家領導人都掛在口邊,尤如真理,仿若共識。然而,所謂「客觀」,充滿歧義,各自解讀;今天香港,多少無形巧妙的操控,正是假「客觀中立」之名而行。

哲學作家De Botton的新書談新聞,多個人觀察;傳播學者Steven Maras新作《新聞客觀性》(Objectivity in Journalism),綜合學界對新聞理念中「客觀」之分析與批判,在這個人人都說傳媒要「客觀」的香港,值得一讀。


所謂「客觀」,在新聞行業中,有多重涵義,一般包括中立、平衡、公道、不偏不倚、依據事實追尋真相、事實與評論要分開等。「客觀」當然有價值,鋪陳各方意見、不偏不私、追尋事實,是理性討論與決策的基礎,相信無人會反對。但是,當抽象的「客觀」,落實到時間緊逼的日常新聞運作,新聞從業員往往不自覺轉而滿足於「程序上的客觀」,就以為功德圓滿。

例如,鋪陳意見,稿件上一正一反就謂之「平衡」,卻往往忽略理據是否有理有節;記者亦習慣用「客觀化」(objectify)的手法,放下求真的責任。如日前行政會議成員張志剛云,所謂自由行令公共交通負荷增加,是錯誤判斷,並指本港就業人口在過去兩年多了十多萬人,上班人口增加,才令交通擠迫。張志剛後來承認說法有誤,但當天不少傳媒卻照樣引述。某人說了「X」,「X」未必為真,但「某某說X」,這件事卻是真的,記者慣性引述,也由於爭分奪秒的出街壓力,縱使有懷疑,但因缺乏時間與人手求證,就直接出街。報道有錯嗎?只是某人說錯了!記者遂能以這樣「客觀化」的表達方式,不自覺地卸下求真的天職,「客觀」的內涵被扭曲。 

Maras綜合學者對「客觀」的反思,前線記者固然希望深度詮釋時事與追尋真相,但定必花費人力物力,對新聞機構而言,屬昂貴的投資。尋求「程序上客觀」(procedural objectivity),如平衡、中立,較為廉價。再者,大眾直覺,視「客觀」如圖騰,傳媒可高舉「客觀」的金漆招牌而逃避求真的責任,又能把自己裝扮得較體面而值得尊重。客觀有時是一種「保護色」,迴避表態,堅持中立,甚至是市場策略的一部分。(Maras, 32,33) 

看看演員杜汶澤的遭遇就明白,你有態度,有立場,直言,就要付出代價,戲房失利、遭內地網民抵制,更間接令投資者蒙受損失。商業化的傳媒與眾多商業機構或電影公司策略無異,千方百計「佔中」,即「佔領中立地帶」,務求不得罪人,至少不令廣告商卻步,取悅大眾,廣告財源滾滾來。 

世情複雜多變,訊息量如海嘯,本來新聞從業員應肩負去蕪存菁、選取重點、詮釋要旨的角色,但當權者深知,現代政治宣傳,不再需要主動去審查新聞。正如De Botton所言︰只要傳媒把世界描繪得雜亂無章、分崩細碎,令大部分受眾,不能把握要旨,無力留心關注,就能令大眾覺得混淆、沉悶,繼而覺得政治煩厭(De Botton, 32) 

傳播學者Glasser認為,現時新聞界普遍認同的「客觀」其實是偏頗的,甚至與「第四權」角色有衝突,因為它傾向反對記者採取主動去監察政府;這種「客觀」,由於倚賴官方消息及建制團體,傾向附和既得利益集團,維持現狀。他認為,新聞界要解放,放開「客觀」的包袱。(Maras, 64) 

事實上,新聞行業,不可能完全客觀,新聞角度、篇幅大小、頭條二條、選擇相片,每個小節都包含主觀判斷。當記者,主動的觀察、主觀的聯想,往往是追蹤新聞的開始;過程裡,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報道要公平公道,基於無誤的事實與確當的推論,才是我們珍重的「客觀」。 

「真理在胸筆在手,無私無畏即自由」。無偏無私地追尋真相,是記者天職。只是,香港不少傳媒,礙於權貴與資本的壓力,常以資源緊絀為由,重用官方消息,減少主動偵查;又以「客觀」為由,自封於空洞而偽善的中立,甘於當一個被動的旁觀者而自覺專業自主甚至感覺良好,客觀效果,是營造了虛假的平衡,製造眾說紛紜、沒有定論、沒有原則、沒有普世價值的氛圍,正是有權勢者所樂見。 

Maras引述CNN記者Christiane Amanpour採訪波斯尼亞戰事的感言,值得深思: 

「所謂客觀,是要公平地聆聽各方處境,但不代表要平等處理……在受害者與施暴者之間,若我們選擇道德中立,我們距離淪為萬惡的幫兇,只餘一步之遙。」 

***   ***   ***

參考書目:De Botton, Alain, The News, A User’s Manual, 2014. 
Maras, Steven, Objectivity in Journalism, 2013





Wednesday, May 28, 2014

秋後算帳澳門街


論盡媒體》六月號印刷版海報,六月初於香港Kubrick / TC2 café & workshop / Club 71有售

此文,乃希望為澳門的朋友打氣。數以萬計的澳門人上街,非常不容易,他們發聲,比香港人要付出更多,犧牲可能很大。

「省港澳」三地,「省」即省城廣州,往日稱「廣州城、香港地、澳門街」,「城」、「地」、「街」,代表著三地格局。香港比廣州小得多,只叫「香港地」;澳門更小,只能叫「街」。到今天,老一輩的澳門人自稱「澳門街」,不會說「澳門城」、「澳門地」。

往日的澳門,幾乎就只有三幾條大街,「小」的特色,是很難多元,聲音單一,也代表了容易被一群人壟斷,畀一幫人玩晒;也代表著,如果你敢持異議,出聲反對,你的路,很可能更難走。

在澳門待過一小段時間,很快就發現。澳門好細,落街容易撞到熟人,你的上司,原來是你小學同學;你個表妺,是同事的鄰居;老婆的同事,原來係你麻雀腳;姐夫個妹,原來係搵食對頭人;去飲茶,隔籬枱總會撞到熟人。總之,藤掕瓜瓜掕藤,癡癡呆呆坐埋一枱,總會拉到一些關係,某某總是某某個邊個個邊個。

好和諧好親切?也許有人會喜歡。但是,總覺得不自在。

在大城市,恩怨情仇,無見一年半載,大家就忘記,或眼不見為乾淨,或大隱隱於市,滾滾紅塵不會再遇上;但在澳門街,是是非非,閑言閑語,三姑六婆的八卦,就在一小盤水裡滾來滾去,若有政治「污點」,行差踏錯,來來去去那班人,講一世,記一世。

地方小,管治集團控制了議會、控制了媒體、控制了街坊組織、控制很多學校;雖然還有很多機構不直接受管控,但澳門有的是錢,政府透過撥款、資助、合作、批租、委任、私相授受等行為,也能主宰很多人的生計。加上地方小,各種招聘、合約、都要講人事、求通融。

這幾天,走出來振臂一呼,大方在鏡頭面前高聲反對的澳門人,每一步都不容易。他們面對的處境,比香港人更狹窄;他們面對秋後算帳的機會,比香港人參與社會運動高得多。畢竟,香港還有很多有實力的商業機構、很多公民團體、志願組織、大中小學、傳媒機構,仍有獨立思考,仍活於權貴掌控邊緣,反對者、抗爭者,仍有轉圜餘地、有地方喘息。

在一些香港人眼中,也許會奇怪,為何澳門人咁忍得?

在澳門,很多人的生計、或家人的生計,都受控於權貴集團的氣場下,只要他們喜歡,有勢力人士,立即算帳亦得,秋後算帳亦得,留住記錄都得。這些,澳門朋友們一清二楚,明知世途險惡,也奮起為尊嚴而戰,令人感動。

萬人上街,群情洶湧,在澳門,絕對難得。能令咁多澳門人不顧一切,甘願自陷險地,承受不可知的風險,正是崔世安這特首,上任以來的最大成就。

這群高官在想什麼,為何自肥至此,至自絕於人民?大概只有一個理由:在位太久,權力缺乏監督,徹底沖昏了頭腦。







沉默是黃金

傳媒怪現象︰遊行示威,幾萬人上街,有些懶係聰明的傳媒老闆總會講:得幾萬人,你做乜唔問下沉默果幾百萬人?到「愛字堆」出場,識做的傳媒當然撲埋去採訪給他們不合比例的篇幅,「愛字堆」只得小貓幾隻,老闆們卻從來不叫小記者「做乜唔問下沉默果幾百萬人」?

政壇怪現象︰權貴中人,談到民情處於劣勢,總愛自詡,沉默大多數都站在自己的一方,然後他們自封「沉默多數」的代言人,還要號稱幫你出聲,沉默的一群,是他們的金礦,任其代言,儼然就是民意代表。

沉默是金  (網上圖片)

民意如何,有客觀標準,眾多隨機抽樣、由學術界主導的民意調查,本來可信,但權貴們只選擇相信對自己有利的結果,痛批不順眼的民調。

香港不像內地,示威遊行會遭報復、網上敢言也會被算帳,人民無奈選擇沉默。在香港,有意見、要發聲的一群,有無數機會,但他們選擇了不聞不問不發聲。

誰是沉默的一群?香港有超過一半人口,不登記做選民,登記了也從來不去投票,這些,應該算是「沉默大多數」。他們不能歸為中間派,因為中間派站在中間,非左非右,也有立場,中間派也留意世情,經過思考。

沉默大多數,沒有立場,他們是一群習慣讓別人代替自己思考的人;「沉默的代價,就是可能繼續被強權支配,被歷史遺忘;沉默的人將會繼續沉默,他們對社會的轉變將不起主要作用。

沉默大多數,認命、閉眼、不醒,未曾出力就覺得無力;但是,人性總愛趨利避害,眼前蠅頭小利放得入口,比抽象的尊嚴與自由來得實在。倚仗資源優勢,以蛇齋餅糉、經濟利益,去開發沉默大多數,正是權貴們以為自己能夠代表沉默一群的理由。

 (本文部分段落刊於晴報專欄《風起幡動》,此為加長版) 

相關文章︰ 

有心人的製作︰沉默的代價,就是可能繼續被強權支配,被歷史遺忘



Tuesday, May 27, 2014

馬萬祺︰一個回歸小笑話、一頁澳門大歷史



澳門正值多事之秋,傳來政壇元老馬萬祺先生仙遊之消息。

我對馬老先生認識不深,只因上世紀製作澳門回歸特輯,曾經訪問他,也在不同場合遇過,有兩幕鮮明的記憶。

[之一︰一個小笑話]

這故事,以前寫過了,這時候重貼,希望不算不敬,就當是思念吧。

1999年,澳門回歸前,第一次選特首,有一個笑話,主角是馬萬祺先生。

馬先生在澳門「社團界」很有影響力,他是全國政協副主席,當年是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選第一任特首的過程,由馬萬祺主持。

港澳政壇的一大特色︰德高望重的元老,普通話都很爛。

那是一個非常莊嚴的場合,試想想,在二十世紀結束前,中國即將收回澳門,結束幾個世紀以來的國恥,特首選舉,彰顯了澳人治澳真正落實,二百人投票,比澳葡管治不知民主了多少倍。各選委認真填票,認真投票,把神聖的選票投入紅彤彤的投票箱裡,這是真正的歷史時刻啊。

選委投票完畢,馬萬祺先生準備宣布,這是開票箱的重要時刻。

大家凝神以待,馬老先生頓了一頓,如此重要時刻,當然要隆而重之,以高昂激奮的(疑似)普通話,大聲宣告要開啟票箱:

「請工作人員~開~~槍~~~!!」

全場爆笑,久久未息,也為沉悶公式化的選舉好戲,添一幕美麗回憶。

我記得,當時馬老先生自己也笑了。

後來才知道,比起澳門現任特首崔世安的普通話,馬萬祺先生的普通話應該說是不太差了。(題外話,原來崔世安特首有個花名叫「崔啤啤」,真的繪形繪聲。)

[之二︰一頁大歷史]

好了,談談正經事,可能太正經。

事緣,偶然會碰到一些朋友問︰為何澳門人那麼馴服,有錢派就唔出聲,咁少人出來爭取民主?又或是最近的事:為何一兩萬人出來遊行,在澳門是一件大事?

人的取態,當然受成長經歷與時代所塑造,如果能了解馬萬祺那些年的澳門政治風雲,就能大致明瞭,香港與澳門雖然同樣是殖民地,但處境大不同,簡直是往相反的方向走。

相較港英,澳葡政府管治力弱,既乏制度建設、貪污盛行、只用葡文令華人不願加入政府,加上靠賭稅而得政府收入,更令澳葡不思進取 (看看前葡國殖民地,非洲的莫桑比克與安哥拉,獨立後陷內戰二十年,成為大國鬥獸場,也可窺探葡國的殖民管治水平。)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澳門的華人只能「自救」,自己辦學辦醫辦救濟,加上華人家族,如何厚鏵父親何賢、崔世安之崔家、馬萬祺家族,合稱澳門三大家族,掌控了澳門經濟命脈,在澳門甚有江湖地位。所以澳門傳統的愛國組織勢力強大,有其歷史緣由,「蛇齋餅糉」有確實需要。澳葡殖民管治的慵懶與粗疏,直接令華人團結,地區組織有實在的親和力與影響力,與香港近年之攏絡式蛇齋餅糉,自不能同日而語。

1966年的12.3事件,警民衝突導致澳葡政府武力鎮壓,加上文革思潮捲席,激起澳門華人群起反抗殖民統治。當年「三不」扺制,華人不交稅,不向葡人售賣糧食,不向葡人提供任何服務,解放軍戰艦則在外海遊弋,澳葡政府勢弱,又倚靠華人供水供食,根本不能招架,很快屈服。

馬萬褀有份參與當年的「十三人談判團」,澳葡最後簽署華人所稱的「認罪書」,道歉賠償,兼承諾禁止一切在澳門的國民黨活動,自此,澳葡政府尊嚴盡喪,失去管治意志,華人地區組織與社團,地位穩固,故澳門一直有「半解放區」之稱。

而澳門12.3事件,鼓舞香港左派有樣學樣,面對港英高明得多的政治手腕,「反英抗暴」大敗告終,間接豎立了港英在香港的管治威信。

當年做專輯時,常有一個問題:當年中國政府為何不順勢接收澳門,畢竟打著反帝反殖口號,而且澳葡政府已跪低,為何還容許澳葡殖民管治存在於腳底?

當年澳門的政壇元老,死的死,肯接受訪問的,也多輕輕帶過,避而不談。

唯獨馬萬祺老先生,他是當年訪問中,唯一願意談到12.3後,葡方曾提出撤出澳門,但中方不同意,馬萬祺這樣說(手頭上沒有中文版本,只能用英語版翻譯)

「葡方曾擔心,就算爭議解決,他們還能管治澳門多久?但中方向他們保證,會等待最適當時間才收回澳門。中國絕對無意在當時收回澳門。」

為什麼呢?

1974年,葡萄牙鮮花革命,新上場的左派政府宣布放棄全球所有殖民地,但中國當時仍然不願收回澳門。

殖民主義者願意放棄殖民地,中國竟然不要,實在不可思議,總括各方文獻與訪問,相信原因有多個:

----中方一直希望先解決香港問題,才處理澳門回歸。
----港澳當年有經濟價值,出口貨品方便,中國能賺外匯。
----當年仍屬文革期間,中共無暇兼顧。
----澳門華人家族,偏安一角,亦不希望面對大變。
----當年葡萄牙左翼新政府親蘇聯,中共恐防有詐,葡國去殖,會借機促使澳門獨立,而非交還中國。中共亦早已不承認港澳為「殖民地」,故亦大條道理認為葡萄牙撤出殖民地,澳門不應包括在內,中國會於適當時候處理。

港澳雙城記,有很多異同之處。馬萬祺先生仙遊,享年95歲,我就想起了,他那年代的澳門故事。願安息。
(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