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20, 2014

【十本書】那些年的風燈




多得姚崢嶸的十本書提醒,有些影響自己最深遠的書,一直被自己遺忘。往日介紹書,忘了好幾本,這些,才可能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書︰

1.      《瀛寰搜奇》讀者文摘出版

姚崢嶸說起,我才想起書櫃內封塵的這本書,說起這書,朋友們反應激烈,原來,這是一代人的啟蒙書。

就是這本書,我大概是小五、小六的時候,明白世界之大,無奇不有,眾多異事,有待探索。由宇宙到地球,由科學到歷史,由生命演化到迷信與謎團,馬雅人之消失,復活節島的巨像、法老王的詛咒、龐貝古城的悲劇、古靈精怪鬼故事、神話與謬論。五百多頁厚,每篇文章很短,數百字,我記得,這本《瀛寰搜奇》,可能是我第一本精裝厚皮書,當年愛不釋手,翻了很多遍。

沒有互聯網的年代,這本書,就是我認識世界的第一扇窗。

成長的歷程,喜歡讀甚麼都無問題,養成了讀書習慣,以後不會恐懼文字,不會視中英文字為怪獸,就是吸收知識的開始,就是探索世界的起步點。

《瀛寰搜奇》目錄,一本書有咁多嘢睇,其實都幾奇
2.    《世界天然奇景》,又係讀者文摘的書

這本書,比起《瀛寰搜奇》差很遠,「奇景」略嫌重複,文筆亦不見得吸引。今天看來,更沒甚麼,所謂世界天然奇景,上網睇 National Geographic,睇到你儍,現在,例如睇衝浪,要在水底看,那些硬照一張的天然奇景,真的不算甚麼。

但是,少時的我,就是一路讀,一路想,我要去這裡…去這裡…去 Mount Everest、去 Kilimanjaro,去維多利亞大瀑布……

讀懂了地圖,世界充滿想像。

那些地方,後來,都去了。

旅途上所見的,當然,不只一個景點。

3.      《基地三部曲》 Foundation Trilogy 《最後的問題》, Issac Asimov 的科幻小說

我懷疑,我對小說的挑剔,是因為太早讀過 Asimov 的小說,《基地三部曲》的未來故事,想處理一些問題︰如何預測歷史發展,一定程度上啟發了我對混沌理論、生命演化與社會科學的想像。(也啟發了阿爾蓋達組織發布消息的方式。)

《最後的問題》是一短篇小說,這小說,不得了,李偉才曾譯過中文版。我就不談小說講甚麼,自己讀吧。(舊文《一人有一個墓碑》最後五段,寫過這小說,想知內容與結局,請移玉步,但有興趣看原著者,就不要讀了。)

剩下的幾本,以前在其他文章寫過,如今選出來的,竟然有些共同點,都不是小說,都有點「跨學科」,企圖追求某些實在的答案,滿足好奇心︰

4.      《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 Richard Dawkins
 
《自私的基因》是我認為極少數最最重要的必讀之書,因為它頗徹底而極有理據地解釋了生命的誕生及演化,洞察生命奧秘,真真正正地掩卷而歎。而「演化」的概念,不僅能用於生命演化,其規律隱隱然潛藏於萬事萬物之間,你可能有更深刻的啟悟。

這本書,當然有爭議,但讀過了往後的種種論辯,只覺Dawkins 的論述,真理愈辯愈明。

5.      《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Jared Diamond.

一切問題,從一個新畿內亞人問作者Jared Diamond開始:「為什麼你們白人製造了那麼多的貨物,並將它運到新畿內亞,而我們黑人卻幾乎沒有自己的貨物?」為什麼不同大陸上的文化,以如此不同的速度發展?為何某些民族起步較快?為何某些民族進步這般慢?為何地球上的財富分配是現在這個樣子?這本書,竟然都解答了。

這本書,因為論述範圍很廣,想說的東西很多,自然又引起學術界大論辯,尤其所謂地理決定論之辯。但是,看清楚書裡所講,我又不覺得有大漏洞。

6.      《合作的演化》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Robert Axelrod

這本書是博奕論的經典之一,看「博奕論」幹甚麼?在錯綜複雜的多邊貿易關係、人際關係中,隱然有規律可尋,博奕論教你一種有數學基礎的為人處事策略,而且本書寫得精簡易讀。

這本書,深深啟發我為人處事的態度。
 
7.《費馬最後定理》 Fermat’s Last Theorem, Simon Singh

作者也是一個電視記者,用淺白的語言,趣味的例子,把破解「費瑪最後定理」的過程寫得如偵探小說般吸引,並令我拋開了多年來對matrix, module, abstract number的惶恐,開始接觸其他有關數學的科普書,並不禁對自己求學時的數學老師搖頭嘆息:原來數學如此有趣,你們誤了多少人的子弟!(這嘆息有點無情,但對不起,這是事實。)讀這本書,不是叫大家讀數學,而是學習如何把一些沒有人會明白的東西,竟然寫得明白。

世事離奇,從未想過,此書會「有用」。(有興趣請讀舊文《我們都是時空旅人》倒數第段,我竟然有機會拍了有關「費馬最後定理」的紀錄片。)
 
8.《國史大綱》,錢穆

讀中大新亞書院,我卻不認識錢穆,無讀過他的書,也無真正認識過校史。直到畢業後多年,拿起《國史大綱》,才知走寶,猶幸未算太遲。

國史入門中,國學大師錢穆的《國史大綱》,語言簡練,史實扼要,事實與評說清晰分列,有理有情。閱畢,除了得覽歷史規律、朝代興衰的大象,更能深刻領會錢穆一直強調,對本國歷史要有「溫情與敬意」的情懷。
 
9.《李天命的思考藝術》,李天命

《李天命的思考藝術》賣了六十版,李天命的書,不是小說不講投資不談飲食,每本都再版又再版,是香港出版界的奇景。當一個記者,要學習分析問題、洞察別人談話的漏洞,這些本領能學嗎?讀這本書就是了。

掌握了這套思考劍法,再充實自己的知識,正是闖蕩江湖的最重要裝備。

10. Made to Stick, Dan & Chip Heath

當記者最大的悲哀,莫過於說過的話、寫過的文章,人們過目即忘。艱苦得來的報道,無人記起,消失於茫茫宇宙中。這本書的作者,心理學出身,任教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教你 How to make idea stick,教你說故事的技巧,適合任何類型的記者、作家、廣告人、公關、政治家、政客、政棍及阿媽教仔都可以。做新聞,我們講原則、重視內容、也要重視說故事技巧,三者並無衝突。

自問掌握一些溝通技巧,但零碎混雜,上過 Chip Heath 的課,驚為天人,這本書,集大成。

作者 Chip Heath 在課上書裡有一精句︰

Curiosity implies a pre-existing knowledge base, if we don’t know what we don’t know, we cannot be curious.   
要有知識基礎,才可能有好奇心,如果我們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甚麼,我們不可能好奇。

追求知識之心,源於知道自己之不知。感謝以上的書,開啟了好些範疇的知識寶庫;如果我要為今天的自己記一個優點,那就是,慶辛自己仍有好奇心,油未盡,燈未枯,風燈一路點燃,照亮未知的前路,引領自己穩步前行。

相關文章︰

有關讀書的訪問︰Jet Magazine訪問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