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8, 2014

惡俗重災區


區家麟|絢麗荒涼  (本文28/3/2014刊於《信報》)

第一次認識越南菜,就在旺角「越興園」,大概是二十年前吧,它教懂了我香茅豬扒好好味,蔥油很香,知道有種東西叫「越南春卷」、「檬粉」要凍食。它坐落旺角鬧市,搬來搬去,在藥房包圍下,屹立不倒,都算是難得的「老店」。

一個平日的午市末段,小店食客疏落。我拿起餐牌,嘩,二十八元一個河粉檬粉午餐送汽水,彷彿時光倒流,回到十年前的價錢,為了表達一位老主顧的敬意,我點了一客較為高價的蛋白炒飯,四十二元連咖啡,店員勤快有效率,唔該前唔該後。

一有空檔,店員還走出店外,大喊「食飯埋嚟」,似乎生意難做,好等錢使。這時段空凳甚多,端坐收銀機旁的老闆娘,愁眉深鎖,狀甚惆悵。

炒飯有點油膩,但即叫即炒,熱騰騰加咸魚蝦米鮮味,簡直無怨無悔,這家越南餐廳還未被海嘯一樣的藥房沖走,要感恩。

結帳,老闆娘遞來卡片,謂餐廳月底要搬了,搬去轉角女人街一地鋪。

我奇怪:「女人街?那邊的固定小販街檔,擋住地鋪,內街行人不多啊。」

「有乜辦法?」老闆娘甚勞氣,說業主加租四成。她告訴我一個天文數字,加租金額又是另一個天文數字。「生意額都無咁多」,她長嘆一聲。

又一家小店沉淪。踏出餐廳,搶眼的藥房招牌十面埋伏,光天化日,照樣亮燈,那些新興的LED閃燈招牌,惡俗、刺眼,我聯想到深水埗橫街與東莞暗角那些足浴按摩招牌。香港的藥房大鱷,最愛這種製作粗劣、不求美感、只求搶眼的閃燈招牌;現在,這種招牌充斥著遊客區,就是自由行大潮下,商鋪一式化的偉大象徵。那些香港傳統凸字書法招牌,買少見少,淹沒在閃燈背後,無聲無息。




新興藥房,在遊客區攻城略地,他們的共通點,就是無歷史、無商譽,賣的東西,每家都一模一樣,顧客不能分辨。藥房突出自己的方法,惟招牌要搶眼,要閃,繽紛變色;招牌要大,擺放高位轉角位,佔領大部分牆壁,十字街頭轉角位尤其是兵家必爭之地,不分日夜光污染。

潮流之至,附近很多傳統老字號藥房,亦不得不從俗,一同換上閃燈招牌,玩搶佔眼球的遊戲。這些招牌,猶如孔雀屏風、狒狒臉上的彩條、或麋鹿的巨角,一路演化,鬥大、鬥誇張,才能得到雌性青睞,才有機會延續繁衍,一如軍備競賽,長年演化,反饋循環。藥房招牌的惡俗,一發不可收拾,成為自由行地標,城市變色的象徵。

孔雀與狒狒的色彩,還算有自然美,那些藥房閃燈,又光又暗又變色又刺眼,盯著幾秒,會頭痛頭暈。令人懊惱的,還有招牌上的宣傳字句。


那些亮晶晶發狂地閃的字,計有「免稅」、「正貨」、「老字號」,免稅,在香港是不言而喻的,香港是自由港,絕少商品要徵稅。這裡沒有銷售稅,紅酒化妝品也免稅,炒樓炒股也沒有資產增值稅股息稅,大大字「免稅」,實屬蒙混遊客的廢話。

大字標明賣「正貨」,就等同梁振英與內地高官掛在口邊要「依法辦事」一樣多餘。辦事當然要依法,買賣當然是正貨,也是不言而喻,此地無銀,煞有介事要強調,令人困惑不安,湧現一種莫名的陌生感。

還有「老字號」,藥房明明是無中生有,由商標到裝璜,都是新簇簇;為得遊客信任,噏得就噏,海關與消委會應查一查,冒充老字號,是否失實聲明,會否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這些惡俗閃燈,輕浮、虛妄、無根、滲進城市骨髓,悄然刺痛要害,顛覆我們熟悉的街道。我殺出招牌重圍,特意到女人街,看看越南餐廳的新店。它瑟縮在女人街的小販專區背後,招牌隱沒了,大街上不會見到它的蹤影。聽說這叫時代巨輪,我們也許要慶幸,這家越南小店還未搬到樓上七樓,可能要還神。

相關文章:
幾年前旺角一景:旺角站的十八個壯闊胸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