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December 30, 2013

風起了,心在動



(30/12/2013 刊於晴報專欄《風起幡動》,本文略加長)

看宮崎駿告別作《風起了》,後排幾位少女,不停在感動位爆笑;完場,主題曲響起,她們頻呼:睇唔明,哈,真係睇唔明,哈哈哈…

也許,真的難明,因為宮崎駿最後要說的事,不再純真、不再是孩子的心思;不再是童話,是現實世界。

故事主角是二戰時日本零式戰機設計師堀越二郎,他夢想設計飛機,那個時代,這夢想是詛咒,因為只能設計戰鬥機。二郎成功了,他的完美工藝,殺人無數;機師,也沒一個活著回來。

少年時代與女孩在大地震中邂逅,多年後重遇,病危中成婚,淒美情緣,主人公忠於工作、奮力追夢,卻沒有陪伴妻子最後一程,讓她孤獨離去。

如果說《風起了》「反戰」,恕我看不出,那些質疑戰爭的對白,幾個殘骸的片段,不是主線,倒似是安撫觀眾的點綴。

宮崎駿引退了,大師畫他喜歡的故事,就是如此,沒有什麼明白不明白;他為自己畫,為日本人畫,為日本的劫難而畫,也不需要管其他人明白不明白。

當《飛機雲》響起,後排少女狂呼「唔明唔明」,字幕升起,彩雲燦爛,風起了,心倒動了一下。

多少人為了追逐夢想,在夾縫中堅持,夢圓一刻,卻原來是助紂為虐,忽視家人與至愛,失去的不能挽回。宮崎駿告別,畫他喜愛的真實故事,側寫逐夢的代價與現實之殘酷。看不懂的人是幸福的。

 
相關文章:
逐夢的五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