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6, 2013

水塔,我來了!



校園裡,每一年,看著學生的臉龐,或無懼、或忐忑,眼神發亮,憧憬著那不可知不可說兼造物弄人的未來。

每一年,圓型廣場上,舊生回校,凝視廣場上的鑄刻,曾經碰到一位舊生說,患癌剛痊癒,回來在鑄刻上找自己名字。(見《廣場.新亞》)

每一年,同學拍畢業照,說著不捨;每一年,新鮮人發瘋 dem beat,嘈到拆天,地動山搖,令人毛管直豎。

五十年,花開花落。中大山巔上的水塔,靜靜在看。


象牙塔裡的水塔,是地標,也是禁地。中大五十年,博群三月,破例開放水塔,讓學生登高。

水塔的故事,也就是中大的故事。話說,中大當年建校,馬料水荒山野嶺,一個山頭,無水無電,附近亦無配水庫;中大校舍,散落山頭各處,供水是大問題,若每幢小樓都要建泵房,所費不菲,解決方案,就是在山頂建水塔。

簡單力學原理:水儲在山頂,駁上水管,靠水壓自動把水壓送到校園各大小樓房。水塔夠高,水壓亦高,簡單的設計,五十年後今日,仍然運作,仍然是中大泉源。

水塔內部,其實平平無奇。水塔內當然滿是水管,不同顏色水管,是供水到校園不同角落的記認。

水塔頂,就是水缸所在位置,分三大缸,盛載食水、沖廁水與消防用水。建校初期,校工每天開啟水泵,從山腳泵水到水塔,足夠用一天。今時今日,生員眾多,一缸食水,大約兩小時就消耗掉,水泵基本上要長開,才能應付校園的用水需要。

往水塔頂的長梯,只有工程人員能進入。
水塔供水重地,平日嚴禁內進,新亞水塔及聯合水塔,皆長期上鎖。其中,新亞水塔側,有通風口,最接近地面一個,大概有六、七米高;有沒有發覺,最低的通風口,有鐵絲網封著。


七十年代,學生從這裡闖進水塔。

知情人士說:「學生在山上找來一大堆石頭,堆在水塔旁,砌了一個小山,就爬進了通風口。後來校方發覺不妥,就用鐵絲網封了通風口。」

高一點第二扇通風口,有整整十米高,畢直的水塔,要爬上去,是不可能了。聯合水塔,本來也有巨大通風窗,校方索性用石屎封了,只餘隙縫。

來到2013,花開季節,博群三月,明正言順登水塔。攀上山城之巔,找尋最高處的風景,一個新的角度看校園。

來吧!

(由於預計會大排長龍,登高活動只招待學生及教職員啊;又由於安全考慮,參觀人士不能登上水缸頂。)

***   ***   ***

「博群三月,哈囉中大,哈囉未來」,除了登高,當然還有系列講座,又有露天工地音樂會,活動詳情:

「今年,中大年方五十,芳華正茂,我們趁青春,結隊向前行。

博群三月,以「路」貫穿,接通昨日今日明日。路很實在 -- 山城歲月,誤了一班校巴,爬坡的路有多陡,我們知道。路亦虛無--大學數載,未來路直路彎,前途是對是錯,誰敢肯定。春意正濃,管它路短路長,趁青春,浪遊、奔馳、闖蕩!

來吧,那怕你因為挑燈夜讀通宵上網而掛上一雙熊貓眼,那管你勤上校巴疏於運動而養出一個小肚腩,20133月,約定你,哈囉人生!哈囉中大!哈囉未來!」

博群三月,講座系列:楊照、吳念真、沈祖堯。壓軸好戲:露天工地音樂會。


中大登高日:除了水塔,還有神秘的UC (遙感控制中心) 和校長的家「漢園」。

***   ***   ***

往日博群活動:

許鞍華:功成百煉 (許鞍華的不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