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rch 22, 2013

在路上


區家麟|絢麗荒涼 (原文22/3/2013 刊於《信報》)

識途老馬,路走過了,自恃見多識廣;旅途上能令你「嘩」一聲叫出來的景象,已經不多。斯里蘭卡古都Anuradhapura湖畔,驚鴻一瞥,念念不忘。

古都是一個繁囂小鎮,邊陲的人工湖,千多年來,一直是都城水源的命脈。湖堤上騎單車時,叢林裡突然跑出來一隻寶藍色大鳥。

是孔雀,野生孔雀!

我和孔雀對望了兩秒,那是不可能認錯的雄性孔雀,從來只能在龍華酒店與動物園才能看到的孔雀。鮮藍色的身軀,拖著那為了吸引異性而投身演化武器競賽的長尾巴。信奉佛教的斯里蘭卡人,竟然沒有趕盡殺絕,城郊湖畔留有活口,太過美艷的羽毛還沒成為孔雀命運的詛咒;人與自然,原來尚能共存共活。

孔雀驚呆了一會,頭也不回,急步躲進樹林。而我盯著密林,念念不忘。

平平無奇的一幅相,裡面有一隻野生孔雀!
難忘另一景,在古都的古佛塔群邊陲。內戰結束不久的斯里蘭卡,軍人過剩,站崗者眾,最適合為遊客指路。我們騎著單車,有點摸不清方向,兵哥很友善,詳細解說,轉右轉左再轉右。

地圖上明明是相反方向,姑且信大兵,結果,深度迷路,闖進無人之境。忽見大樹參天,水潭粼粼波光,單車輪軸,答答微響,喚醒了池旁白鷺,牠們展翅,卻低飛,單車闖進了牠們的飛航軌迹,白鷺在我們的前後、左右,遨翔而過。此時此刻,如綠野仙蹤、童話漫遊,我嘩嘩大叫,開始擔心我們太親近,人鳥相撞而亡。

不能言喻,不能圖說的一剎那觸感,也許就在前面轉角處。
遊歷為了甚麼?每個人有不同目的,無論是偷得浮生幾天閒逸、或是闖蕩天下認識世界,免不了是為了跳出刻板生活的常規,為生命多添一點觸感;全球化大潮中,遊歷,也要跳出遊歷的刻板常規,才不枉錢財心力與時間。

這個時代的旅行,容易陷入公式的重圍,大家坐飛機多過坐巴士,飛曼谷多過出旺角;酒店都在售賣複製的品味,天涯海角都有可樂與星巴克;旅人永遠連線,日夜打咭,像從沒有離開過。

背包旅行好吧,若你行色匆匆,語言障礙再加安全考慮,按lonely planet的背包攻略,也常常逃不出另一種規律。旅店掛著 ‘lonely planet推薦點作招徠,儼然是另類的全球化品牌,代表著一種早已定型的遊歷方式。旅館老闆深白背包客的習性:給你一個清靜的露台、流暢的wifi、合你口味的西式食譜。不是不好,只是一切在預期之中,缺乏驚喜。

名山大川,文化遺產,只怪風光紀錄片的景緻太美;登臨勝景,天氣不似預期,遊人如過江之鯽,才知自己也只是死魚一條,當堂無晒癮。拍一張照,以證實到此一遊,上載面書,完成任務;上機,回程,多少年後,回憶只剩下快門閃動的一剎、面書摯友們的讚好。

遊歷中,如何碰到驚艷、深刻的「難忘經歷」,需要運氣。運氣不可測,但提升碰上好運的方式倒是有。

首先是旅程的長短,一星期太短,難免走馬看花,只宜當作旅遊休息;長途的流浪漂泊,能深入異地,但人在旅途太久,容易感官麻木,審美疲勞,讓眼前的大好風光與奇人奇事,白白流過而無心珍惜。大體而言,兩三星期至兩三個月,為最理想的遊歷長度,既不會太短令計劃無彈性,不能按心情天氣變通,亦不會太長,才令自己珍惜每一分秒,感受眼前美事。

旅伴的選擇也很重要,有人愛隨心而行 有人精打細算;眾多生活小節,旅途上矛盾每天累積,會心理變態。若找不到步伐相似的旅伴,不要勉強,一人獨行又何妨,更容易與當地人打交道。

在大城小鎮、山川郊野,盡可能走路、或以單車代步,才能走少人走的路,碰上孔雀與白鷺;熟用地圖,穿越大街小巷,才能遇上未被糟蹋的地道文化與當地人的真正生活。

然而,如此遊歷,始終是過客,少機會真正深入了解當地人的喜怒哀樂,近年開始流行「義遊」,以當義工方式,親身感受當地文化,也是一種選擇。

名聲太盛的古跡還是要到的,有可能的話,不選旺季,或跳出遊客作息的規律。就算是參觀寺廟,人家關門了,在參天大樹下靜坐賴死不走,感覺遊人盡去後的寧靜淡雅,最後等到和尚晚課,誦經聲潛藏天地,又是緣。

一絲絲的旅緣,遊歷中一點一滴累積,只道當時是尋常,假以時日,才能明白當時所見所感,已成為生命中的靈感,好好活過的證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