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April 13, 2012

一聽見「中立」就發笑


區家麟|絢麗荒涼    (本文13/4/2012 刊於《信報》)

這是一個古老、有效、全球通行的騙局。

大街一角,莊家拿出紙皮箱與三張紙牌,其中一張是紅心A,他把紙牌反轉,移形換影,調來調去,然後大聲叫陣:「來來來,猜中紅心A,一百蚊!」

慢慢地,人群聚集,駐足八卦,但人人都知是騙局,只肯圍觀。莊家施展渾身解數,打開紅心A示眾,再以龜速移動紙牌:「今次太容易了吧,來來來,猜中,一百蚊!」並且立即掏出一百大元,放在紙箱上。

圍觀人群中,大部分無動於衷,唯獨一位大叔開始心動,莊家看在眼裡:「這位大叔,見係你,第一局,輸了不收錢!」大叔心想,我只玩一局,而且肯定紅心A的位置,贏了拿錢就走,你奈我何?「好,我來!」

莊家叫大叔先拿出一百元:「賭桌規矩,我不殺你本,你也要先拿出本錢。」大叔猶豫,有兩個特別熱心的圍觀者插嘴:「掏出來吧,只是一百元!」

大叔從錢包拿出一百元說:「我要自己拿著錢。」怎料莊家一手把錢搶走,放在紙箱上:「你開牌。」大叔滿有信心,翻開紙牌…

「噢!」圍觀者驚呼。

大叔當然猜錯,莊家瞬即把本錢沒收。接下來,當然是大叔在糾纏,怒罵「說過輸了不收錢」,莊家則大義凜然說「願賭服輸」!互相推撞,髒話橫飛之際,兩位多事八卦旁觀者皺著眉頭,對大叔說:「但你真的輸了。」

就這句話,大叔突然平靜,嘆了口氣,無力再辯。

「你輸了」就句話,出自莊家口中,毫無說服力;但同樣一句,出自貌似中立客觀、打扮得無立場無利益衝突的旁觀者口中,卻特別有份量有權威。

多少罪惡,就是假「中立」之名行之。細心留意,兩位在關鍵時刻說「掏錢出來吧」、「噢」、「你輸了」的「中立」旁觀者,當然是莊家的同黨了。

「中立」之妙用,莘莘學子早已了然於胸。通識科考問政黨政治,考生害怕站錯邊,政治不正確,紛紛「扮中立」;為免失分,不惜違背良心,還未踏足社會,早已學懂口是心非自我審查,這就是香港的優質教育。

「中立」,也是新聞媒體的免責神主牌。社會學家Gaye Tuchman的經典研究,提出新聞界奉之為圭臬的「客觀中立」,實乃免責公告,客觀效果在減低法律與道德風險。新聞充滿了「甲說了話、乙說了話、政府說了話、領導說了話」的報道,美名為「客觀」,有時說了等如沒說,卻能於受眾眼中,營造無利益衝突又具權威之觀感;同時又令媒體看似公正不偏,減少被控誹謗及被利益團體批評的風險。

然而,客觀中立常被挪用作自我審查的藉口;具爭議性的話題,傳媒當然要客觀陳述各種意見;但明明大是大非,傳媒繼續扮作中立,把事實變作爭議,真相則視而不見,造就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的訊息。傳媒以客觀掩飾服從,暗送秋波;用中立之名企定定呆若木雞,忘記為公正公義而戰,正是權貴所愛。

「中立」不一定是壞事,教評局謂,通識試中,無論考生有立場或中立,只要有理據、論述清晰即可。不過,現實中,大家早學懂趨吉避凶,扮作無立場,事事各打五十大板,平平庸庸,萬無一失,這樣,學生大概可以穩陣過關:而傳媒還可戴上「客觀」的光環。

「中立」,也是公務員的神主牌。梁振英未上任,即到訪公務員團體,謂「達成共識」,公務員要保持政治中立。公務員不理誰人上場,按規章辦事,執行指令,服務市民,這是理所當然的。但怪誕香港,局長副局長由行政長官委任,行政長官選舉由西環調控。所謂政治中立,緊跟程序,實際上是服務權貴的華麗幌子。

正如房屋署人員拆除批評中聯辦與梁振英的橫額,連批評港鐵加價也照拆,理據是早有指引規定「屋邨內張貼之海報不應含有違法、不雅、誹謗或影射等字句」。問題是,平日的政黨海報裡,早有各式各樣的批評影射。指引何時執行何時不執行?誰來決定違法誹謗?許多瘦身健身的商業廣告、「成功爭取」的橫額,也有違法或欺騙成份,為何不拆?政治中立,說來冠冕堂皇,常常只是皇帝的新衣。

當權者不斷宣傳,政治「污穢不堪」、「此風不可長」,自己卻玩政治玩得淋漓盡致。庶民誤當政治不可碰不可說,不愛表態,寧取中立。於是「中立」成為視而不見、漠不關心的遁辭;「中立」是政治騙徒的幫兇,卻有一群大叔信以為真。

 (騙徒故事出自Jeff Schmidt, The Disciplined Mind)

有點相關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