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October 22, 2011

門常開 一個反諷的誕生

(本文22/10刊於《經濟日報》)


董建華時代,特區政府一大敗筆,乃回歸後在政府總部門外空地加裝保安鐵閘,把自己團團圍住。他們忘記了,空間就是一個舞台,政府總部是一個政治符號。鐵閘裡的官員、柵欄中的國徽,自造困局、自我封閉、自絕於民;豐盈的意象,給攝影大師們無限靈感。

政治是一種感覺,政府與官員的「民望」更是大眾的直覺。政治公關旨在誘導市民的感覺,除了講政策、講道理,更要營造故事,製造感覺;曾蔭權當日競選特首,以「我要做好呢份工」作口號,營造草根市井的故事,製造一個「香港仔」的實幹符號,沿用至今,樂此不疲。市民對政府感覺從何而來?每天每夜的新聞裡,鏡頭所見的政府總部,影像長年潛移默化,正是「感覺」的重要泉源。

新政府總部「門常開」,設計概念正合官意:包容、創新、多元,無時無刻在展現開明開放的姿態,乃現代社會慣用的政治宣言。然而,概念落實至實際運作時,使用者自劃界線,諸多防範,既「好驚」又惶恐,令「門常開」旋即變成一個巨大的反諷。

遠望「門常開」,既莊嚴,亦有氣勢,佔領鬧市寶地,可見特區政府雖然把「小政府」掛在口邊,其胃口與自封的形象,其實不小;走近新地標,鏡頭所見,多是冰冷的高牆、高聳的巨柱,門高狗也大,拒人於千里。欄柵內外,劃清你我,官員議員得到了自己一條闊落無阻的通道,失去的是與市民親近的距離;政府佔據了一個有氣勢的巨型地標,凸顯了人民的渺小與微不足道。

立法會會議廳,特首宣讀施政報告,所站的位置,倚傍高牆,燈光略暗,硬繃繃的背景、硬繃繃的面孔,空間轉換之後,缺失了幾分歷史的神聖感。會議廳巨大,議員如一粒豆,失卻了一分尊貴;坐位間距很闊,連主席也看不清誰在講話,感覺疏離隔膜。

一個新的政治空間,大家都需要時間適應,慢慢才看得順眼。為免「門常開」演變成反諷施政的新標記,從政者應認真溫習「門常開」的原設計意念,「門常開、地常綠、天復藍、民永繫」。天藍地綠,才令人心舒暢;開放、包容,不是權宜的口號;若是真正的心繫於民門常開,民望絕低者不可能升職、連環傷人案與非禮案不可能秘而不宣、最後一分施政報告的眾多「德政」亦早應兩三年前民間要求時就做;現在才「承擔」,難免落後民情,淪為歲晚收爐的攞彩告別儀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