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28, 2011

另一種存在



讀大英博物館館長麥格雷戈的新書《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仿若回到先民的世界,從古人用的物件,走進數千年前的生活。

人類文明史上,「物件」為何重要?古人最初利用之「物」,正是製作生活用的小工具。利用小工具,很多靈長類動物也懂,猩猩會利用樹枝找小昆蟲吃,也會用石頭敲碎硬果,但人獸之別,在人類懂得未雨綢繆,預先製造工具,用完之後也懂得收藏起來,待日後再用。「物件」的應用,令人類生活突飛猛進,而文字的發明,更令人對世界的認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無文字以前,古人如何認識眼前的世界?只能靠觀察,靠想像;先人積累的智慧,只能倚靠口耳相傳,歷史變成故事,故事變作傳說,化作詩歌,千秋萬代承傳下去,但當中內容,真真假假,永遠糾纏不清。

文字的出現,改變了思想與意念的傳播方式,它記錄了事實與當時人所思所想。麥格雷戈認為,文字改變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最根本方式,從此以後,人們突破了空間與時間的羈絆,能夠走進別人的世界,豐富了意念的交融與傳遞。用麥格雷戈的話:文字能讓我們換另一種方式存在 --They offer us the chance of other existences.

「換另一種方式存在」,這句話真好用。

我們拍紀錄片,也是帶領觀眾走進一個未知的領域,讓觀眾「換另一種方式存在」。

我常說,行萬里路,也要讀萬卷書;旅行只能讓我們認識一時一地,真正了解一個地方、一個人物,還是要讀書。捧著書,能穿梭時空,體驗別人的生命與思想,也是走進另一種存在。